压电式微质量传感器的机电耦合设计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70533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压电悬臂梁的生物传感器具有无标记、高灵敏度和检测方便的特点,在生物识别、环境异常检测和微粒称重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传统的谐振式微质量传感器通过扫频测量微质量吸附前后传感器谐振频率的变化来实现称重功能,存在受环境阻尼影响,扫频耗时且设备昂贵等弱点,难以用于环境实时测量。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定频点阻抗测量的方法,即检测固定频率处传感器电阻抗的变化来实现液体浓度或病毒生长的实时监测。目前该方法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缺乏有效的分析和提升阻抗灵敏度的方法。为此,本文建立了考虑机电耦合效应的传感器阻抗灵敏度模型,提出了基于电路调谐的压电传感器阻抗灵敏度提升方法,建立了基于结构与电路协同优化的高灵敏度微质量传感器设计方法,给出了具有高灵敏度特征的传感器压电驱动元件与敏感元件布局方案,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高灵敏度传感器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具体包括:(1)考虑机电耦合效应的传感器阻抗灵敏度模型,以压电元件的等效电路模型为基础,考虑附加电路对压电谐振传感器动态响应的影响关系,建立了考虑电路参数影响的传感器阻抗灵敏度分析模型,研究了电感、激励频率和结构参数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关系。研究表明,并联电感可以有效提升传感器的阻抗灵敏度,研制了长度为21.0mm的压电传感器,通过附加并联0.60H电感可使其阻抗灵敏度达到1.62×107Ω/g,显著高于频差灵敏度1.0×104 Hz/g。为了便于比较,引入统一量纲的灵敏度表达式,阻抗灵敏度可达156/g,是频差灵敏度2.8/g的55.7倍,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2)基于结构与电路协同优化的高灵敏度微质量传感器设计方法,系统研究了电路形式、元件(电感、电容及电阻)与结构参数(压电与结构参数)等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关系,建立了基于结构与电路协同优化的高灵敏度微质量传感器设计方法,当长度为25mm时,结构参数优化可使传感器的阻抗灵敏度达到7.09×1011Ω/kg,统一量纲下阻抗灵敏度是频差灵敏度的82.5倍;电路与结构协同优化设计可使阻抗灵敏度达到1.96×1013Ω/kg,频差灵敏度为5.17×107 Hz/kg,统一量纲灵敏度提升了91.3倍;(3)谐振式微质量传感器压电层布局优化设计,以压电敏感元件的布局和尺寸为设计变量,以灵敏度最大为目标,建立了谐振式微质量传感器压电层布局优化设计模型,给出了不同压电晶体个数所对应的具有高灵敏度特征的压电驱动元件与敏感元件布局方案,优化结果表明,三段压电片布局优化设计后,阻抗测量灵敏度是总长度相同的单段压电片的8.38倍。
其他文献
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是当今对全球影响最大的两个问题,更是现代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两大难题。研究开发低排放、低能耗的新型节能环保汽车能够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和减缓能
由于数控转塔冲床具有高效率、高自动化、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所以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随着其冲压速度和冲压吨位的不断提高,伴随而来的振动和噪声问题也日益突出。机身是整
工程机械的造型因其自身的特点(生产量小,工作环境差)一直发展较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设计实用且造型美观的工程机械已受到国内外众多企业的重视,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