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是知识和技术的载体,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主体,是最有价值的资源。人口总是倾向于向能够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的地区集聚。因此,基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情,人口从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区域向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区域大规模集聚,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和重要的现实问题。从全球经济发展来看,人口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耦合关系,如日本东京都市圈作为全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人口数量和密度一直在世界前列,2016年人口超过3700万,GDP超过1.5万亿美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东部优先发展的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在户籍制度管制不断放松之后,人口开始大规模向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集聚,逐渐在东部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都市圈,其中,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经济实力最强、人口吸引力最大,2015年GDP高达137967.9亿元,占全国GDP总量20.4%,常住人口15930万人,占全国人口总量11.6%。这种人口大规模迁移集聚的现象对我国人口分布、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战略制定影响极大。本文针对人口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理论部分以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空间经济学、人口经济学中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与二者存在紧密关联的人口迁移、产业结构、城市化等问题,并探索其内在关联和影响机制。再分别从东中西部、南北部、三大城市群三个层面,分析我国人口集聚现状,通过对地理联系率、地理集中指数和不均衡指数(蒋子龙等,2014)的测算,分析了2005-2015年我国人口集聚与经济发展的演进方向和特点。实证部分以长江三角洲16个核心市为例,首先对这16个城市2006-2015年JJD指数的计算,其人口分布和集聚程度,并通过GIS软件对结果进行模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利于2005-2015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TATA软件建立生产函数的固定效应模型,探讨2005-2015年长三角核心地区人口集聚的发展过程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人口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呈现倒U型,即在一定程度内的人口集聚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一旦超出一定范围,过度的集聚反而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的影响。长三角核心16市的人口集聚程度已经到达拐点处,未来通过产业优化升级和产业转移,带动整个长三角区域共同发展,缩小区域间差距,是核心16市的主要发展方向。另外,长三角周边其他经济欠发达区域,应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做好产业承接工作,实现产业梯度转移,缓解我国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缩小区域差异,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