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从中医学的角度探讨行气活血化瘀方:膈下逐瘀汤针对临床急症真心痛的治疗方法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为膈下逐瘀汤更进一步的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提供更为详尽和详实的理论的支持依据;2.通过临床研究,系统分析膈下逐瘀汤对NSTEMI的治疗作用,为其进一步临床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临床实践依据。方法:1.理论研究:(1)回顾研究中医学关于‘胸痹心痛”、“真心痛”的病因病机认识和研究,并归纳其与现代医学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联系。(2)探讨中医学关于活血化瘀疗法的理论基础。(3)探讨膈下逐瘀汤治疗NSTEMI的实践基础及理论依据。2.临床研究(1)本研究计划将运用的是平行的对照的随机的实验室研究方法,将82例符合试验计划拟定的纳入标准的NSTEMI的患者随机分成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总共有42例,对照组患者总共有40例,两组总共82例患者;纳入时经过比较分析,保证具有统一的基线水平,统计学比较具有可比的可能性。(2)两组患者分别都同时给以西医的常规的治疗的措施,并且治疗组在给以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还要另外予以口服或鼻饲的膈下逐瘀汤的干预治疗,整个疗程为14d。(3)病程中按照拟定的诊疗计划在不同的时间点检测或记录:中医症状积分、胸痛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心电图变化,心肌酶cTnI和CK-MB,超声心动(LVEF、 WMSI)等,并记录不良安全事件。观察结束后搜集分析试验数据,并且用统计学软件分别针对治疗和对照组进行分析比对。结果:1.中医对“真心痛”等类似急性心肌梗死的疾病认识逐步完善,具备独特完整的理法方药理论基础及丰富、切实有效的诊治绎验;中医学理论支持行气活血化瘀治疗“真心痛”的观点;膈下逐瘀汤治疗NSTEMI符合中医学理论。2.临床研究(1)入院时治疗组的基线数据和对照组的基线数据比较结果显示一致,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基线水平具有齐性,各项基线检测指标统计分析值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的可能性。(2)膈下逐瘀汤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症状积分表现出更为明显的下降的趋势。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间的统计数据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在第2天始即较对照组的数据比较P<0.05;并且第3天、第7天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数据比较P<0.05,两个时间点都具有统计学差异,而在第2周时两组表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已无明显差别。(3)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胸痛的时间和胸痛的发作的次数都表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并且治疗组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减少的趋势。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间数据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的胸痛的时间及胸痛的发作的次数在入院后6h始即较对照组的数据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此种差异P<0.05持续至入院后的12h,而在入院24h后两组数据分析比较P>0.05,表现已无明显差别。(4)心肌酶cTnI: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心肌酶cTnI的水平变化P<0.05,表现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表现出更为显著的下降趋势。治疗组的心肌酶cTnI的水平在24h和48h时较对照组的数据分析比较P<0.05,表现为具有统计学差异,而在入院时、6h、12h、72h及第7天时两组患者的心肌酶cTnI的水平变化数据分析P>0.05,表现无明显差别。组内比较24h时治疗组指标较前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则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在心肌酶cTnI达峰后治疗组的下降趋势表现得更加显著。(5)心肌酶CK-MB: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心肌酶的CK-MB的水平变化P<0.05,表现为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组表现出更为显著的下降趋势。治疗组的心肌酶的CK-MB的水平变化在24h、48h和72h时较对照组的数据分析比较显示具P<0.05,表现为有统计学差异;而在入院时、6h、12h及第7天时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分析比较表现P>0.05,表现为无明显差别。从第6h开始,与组内前次时间点指标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与组内前一时间的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6)心电图: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变ST段压低、T波倒置情况均表现出良好的好转的趋势,但是治疗组患者心电图改善的良好表现趋势更加的明显。疗效分析显示治疗组患者于治疗后72h时较对照组患者分析比较P<0.05,即表现为有统计学差异,而在治疗后6h、12h、24h、48h和1w时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统计分析P>0.05,表现为无统计学差异。(7)超声心动图:LVEF: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的LVEF的水平变化数据分析P<0.05,表现为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组表现出更加明显易见的上升趋势。而治疗组的LVEF的水平变化则在第7天和第2周时较对照组的数据分析比较P<0.05,表现为具有统计学差异,而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第2天及第3天时数据分析比较P>0.05,表现为无统计学意义。E/A值: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组间的数据分析比较P>0.05,表现为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组内在第7天和第2周时比较时数据分析P<0.05,表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在第7天和第2周时具有统计学意义。WMSI: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时治疗组的WMSI在第7天和第2周时较对照组的数据分析比较P<0.05,表现为具有统计学差异,而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第2天及第3天时两组数据分析P>0.05,表现为无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组的WMSI的水平降低表现得更为明显。结论:1.中医学对AMI类似疾病的临床诊治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2.膈下逐瘀汤的理法方药适合临床治疗心血管急症,治疗NSTEMI疗效明显:3.运用膈下逐瘀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急性期NSTEMI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胸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cTnI和CK-MB、ECG、超声心动图(LVEF、WMSI),较单纯西药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4.膈下逐瘀汤治疗NSTEMI临床治疗效果肯定,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5.膈下逐瘀汤是治疗NSTEMI的有效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