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酸胁迫下成体植物对幼苗的抚育效应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shenshi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的相互作用包括竞争与互惠两个方面,且随着环境胁迫的增强,植物之间可由竞争转为互惠。因而植物之间的互惠效应常被应用在胁迫环境的生态修复中。幼苗建植是胁迫环境下植被恢复的重要阶段,研究胁迫环境下成体植物对幼苗的抚育效应及机理在恢复生态学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耐土壤酸性的美丽胡枝子(Lespedeza formosa Koehne)为邻体植物,采用受控实验和野外实验的途径,研究土壤酸胁迫下成体植物对邻体幼苗的抚育效应,研究取得以下结果。1不同种类幼苗对土壤酸胁迫的耐受性根据种子萌发率、存活率,幼苗株高、冠幅与生物量等结果可以得出:本研究中6种目标植物耐酸性各异,较耐酸植物为豆科的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马棘(I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 Matsum)稍次之;较不耐酸植物包括豆科的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和禾本科的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L.)Pers.)、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及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2不同酸胁迫下成体对幼苗的抚育效应变化规律随土壤酸度由pH=4.1降至pH=6.9,较耐酸植物紫穗槐与邻体之间一直表现为中性作用,次耐酸植物马棘与邻体间由竞争转为互惠,较不耐酸植物白三叶、狗牙根与其邻体间由互惠转为竞争再减弱,较不耐酸植物黑麦草、高羊茅与其邻体间由互惠转为竞争。3酸胁迫下成体对幼苗丛枝菌根的促进效应分子生物学的分析表明,邻体植物胡枝子根系内形成的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群落与目标植物紫穗槐和马棘的AMF群落相似性较高,表明邻体系统中邻体植物的存在有助于其周围幼苗根际形成AMF群落。对目标植物根系AMF侵染率的分析也表明,在有邻体植物胡枝子存在的处理,目标植物马棘和狗牙根AMF的侵染率显著高于无邻体植物的处理。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住院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发生的不良反应率,保障患者安全顺利完成肠道检查和治疗。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2018年5-6月共162例肠镜检查患者
《母亲》是高尔基的代表作,被认为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高尔基笔下的母亲这一形象的刻画正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发展的一个缩影,母亲正是从一个软
作为基层教学团队,以《大学英语B》课程建设为依托,以任务为导向,紧紧围绕着团队目标建设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与此同时,在课程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理论教学与课程
笔者在总结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认为痤疮病机包括卫、气、营、血4个层次,各层次病机分别是卫分郁闭、气分壅热、营分痰结、血分瘀热,痤疮初起病势轻浅,以卫分郁闭为主
龙滩库区启动植被恢复工程;三峡4500kN坝顶门机通过验收;直岗拉卡水电站并网发电;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全部建成投产发电……
切割生产广泛存在于工业企业,是原材料加工的重要环节。已有文献主要关注单周期切割问题,但是切割计划也是生产计划的一部分,切割计划和生产计划应该协调优化,达到全局最优。本文
目的为了解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之间的关系,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11-2017年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及同期
目的:探索中药治疗慢性菌痢的疗效。方法:运用自拟黄连肉桂干姜汤(黄连、肉 桂、干姜、炒乌梅、炒山楂等)治疗本病60例。结果:全部有效。提示该方寒热并 用、既能扶正又能祛邪,并对证
中朝界河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现已建成云峰等4座水电站,自电站运行以来,为我国东北和朝鲜提供了动力和能源,对电网的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等起到了很大作用,在防洪和灌溉等综合利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关于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在新趋势下寻求初中英语教学的新出路,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