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出院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一项为期2年的随访研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et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高复发率的慢性终身性精神疾病,患病率为2%-5%,未经治疗者中,终生复发率达到90%以上。不同的研究报告复发率的结果不一,双相障碍的一年复发率为21.7%-53.3%,2年复发率为40%-48.5%,4年复发率为68%。  尽管近些年来双相障碍的治疗取得较大的进展,但仍缺乏能达到真正治愈疗效的方法,存在着复发率高、社会功能受损的问题,双相障碍整体的预后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双相障碍长期的反复发作,可导致患者下一次获得痊愈的时间延迟,并出现人格改变和社会功能受损。Denicoff等对49例双相障碍稳定期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功能的评估,发现患者的病程越长,情感障碍发作次数或住院次数越多,其认知功能(包括抽象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越差。双相障碍反复发作还可导致患者住院成本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对其心理功能、职业功能及社会福利等方面持续产生不利影响。Judd等对158例双相Ⅰ型障碍患者和133例双相Ⅱ型障碍患者进行长达20年的前瞻性随访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无论Ⅰ型还是Ⅱ型,抑郁症状占据主导地位,其心理社会功能损害与抑郁发作或症状密切相关,与亚临床抑郁症状也有相关。  关于双相障碍患者复发危险因素的报道,各研究报道的结果各异。罗炯等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发现443例(98.4%)双相障碍患者复发的原因主要为服药不依从(55.8%)和治疗不规范(24.8%)。Yatham等经过对53例双相障碍患者的生存分析发现,在所有变量中,只有起病年龄早是双相障碍患者复发的预测因素。Kora等对539例双相障碍患者随访1年,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长及混合发作类型是双相障碍患者复发的预测因素。Carlson等分析认为双相障碍患者复发的预测因素包括发病前较差的社会功能、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的抑郁症状及首次住院的年龄较轻等。  双相障碍的治疗原则是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症状,防止复发,促进社会功能恢复。目前国内外精神科同行多为应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双相障碍,即在心境稳定剂基础上联用其他精神药物治疗,例如心境稳定剂联合非典型或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双相障碍的早期正确诊断,以及正确的治疗,有助于改善双相障碍患者的预后。已有许多研究表明,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可有效改善双相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减少病情的复发。  目前国内外文献关于双相障碍患者复发与临床特征及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分析较少,若能通过建立一个包括某些临床特征或服药依从性等作为变量的预测模型,来预测未来几年双相障碍患者的复发概率,对于预防患者复发、降低复发率具有预警意义。为此本人通过前瞻性设计,对出院的双相障碍患者进行了为期2年的随访研究,全面调查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服药依从性等因素,并分析复发的危险因素,为改善双相障碍患者的预后以及预防复发提供相关依据。  目的:  对双相障碍出院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病情复发及社会功能恢复情况进行2年随访调查,分析复发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双相障碍患者的预后以及预防复发提供相关依据。  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0年6月—2011年5月期间在精神科出院的全部双相障碍患者263例。要求入组患者由两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做出诊断,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IV)双相障碍的诊断标准,排除资料不完整的患者11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出院患者共252例,随访两年成功取得资料者为随访成功组共210例,另有失访组42例。其中随访成功组按照出院患者两年内是否出现复发的情况,又分为复发组(N=128例)及非复发组(N=82例)。  研究方法:  1.自编临床情况调查表(包括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用药情况)及随访情况调查表。  2.第一次评定时间为患者出院前一天或出院当天,需填写临床情况调查表,并评定《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CGI)之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Severity of illness,SI)及《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Function,GAF)。第二次评定时间为患者出院后一年或患者因病情复发再次入院。第三次评定时间为患者出院后2年或患者因病情复发再次入院。随访情况调查表采用前瞻性设计,采用打电话或上门形式,在自然非干预状态下,对研究对象出院一年或两年后的服药依从性、复发及社会功能恢复等情况进行随访。  3.服药依从性的评定:应用药物持有率(Medication Possession Ratio,MPR)指标,将服药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及不依从三种情况。复发的定义需符合DSM-IV诊断标准,并且CGI-SI量表评分≥3。  4.以随访成功组(N=210)为研究对象,采用t检验、非参数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进行复发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统计双相障碍患者出院后两年内复发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出院双相障碍患者复发的回归方程。  5.以所有符合入组标准的出院双相障碍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以双相障碍患者首次复发作为结局事件,应用 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等进行生存分析比较,统计复发时间,并比较不同亚型患者保持未复发曲线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出院双相障碍患者随访情况  1.共入组双相障碍出院患者252例,出院一年及两年后分别随访,成功取得资料者为随访成功组(N=210例),随访率为83.3%,其中双相 I型障碍患者170例,II型障碍患者40例。另有42例患者失访,为失访组。  2.随访两年结果显示双相障碍出院患者的服药不依从率为38.1%,两年复发率为50.8%,出院患者两年内恢复工作或学习者占35.3%。  二、出院双相障碍患者复发分析结果  1.复发组与非复发组之间的单因素分析性别(χ2=5.571)、婚姻状况(χ2=4.245)、诊断分型(χ2=7.069)、服药依从性(χ2=41.432)、家庭支持(χ2=7.067)是影响出院双相障碍患者2年内复发的主要因素。  2.双相障碍出院患者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  α=0.10水平上,男性(X1)、双相I型障碍(X3)及服药依从性(X4)进入出院双相障碍患者两年内复发的回归方程,双相I型障碍(OR=2.223)及男性(OR=1.707)均为出院双相障碍患者两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服药依从性好(OR=0.400)为两年内复发的保护因素。并可建立回归方程来预测复发概率。  三、出院双相障碍患者生存分析结果  1.双相障碍出院患者复发128例,出院后到发生复发的平均时间为16.3月,半数复发时间为23.3月。截尾值124个(占49.2%)。  2.双相I型障碍和II型障碍患者出院后到发生复发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5.8月、18.7月,2年缓解率分别为0.454及0.646,不同亚型患者保持未复发曲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  结论:  1.双相障碍患者出院后的服药不依从率及复发率较高,工作恢复率较低,说明双相障碍患者出院后的转归情况不容乐观,应引起临床及社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2.双相I型障碍及男性性别均为出院双相障碍患者两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服药依从性好为两年内复发的保护因素。本研究结果提示,改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可降低出院双相障碍患者的复发风险。生存分析比较结果也进一步支持双相II型障碍患者的2年复发率较I型障碍患者更低些的结论。  3.本研究纳入双相障碍可能的复发风险因素建立回归方程,有助于预测复发的概率,对预防复发具有重要的预警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GDxVCC系统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首先,在双盲情况下,对10例(20只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及10例(20只眼)正常人进行检查者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成对关联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缺血半暗带神经元自噬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成对关联刺激(paired associative stimulation,PA
【研究背景】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atherosclerosis,As)已逐渐成为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其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
本研究拟探讨冠脉严重狭窄患者的血清MCP-1、bFGF浓度与冠脉侧支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入选80例冠脉严重狭窄的患者,按照Rentrop分级方法对
背景 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单传感器频率适应性起搏器受到传感器功能的制约,不能够满足生理的要求。传感器的联合应用从理论上满足了人们的要求,但这项技术兴起较晚,临床应用不多,人们对它的了解也不多。方法 本研究收录了于2004年12月之前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循环内科安置频率适应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的资料和无严重心律失常疾病的人群的相关数据。将入选人群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应用体动感知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患者亚
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魏尔说:“美和对称紧密相连”,对称美便成了数学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人们研究数学提供了某些启示,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善和美不能和数学完全分离,因为美的主要形式就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这些正是数学所研究的原则,函数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线,其中函数的对称性是函数的一个基本性质,而且利用对称性往往更能简捷地解决问题,对称关系还充分体现了数学之美——
本文应用三种疗法对比治疗脑室出血:(1)单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小剂量尿激酶治疗;(2)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小剂量尿激酶治疗;(3)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大剂量尿激酶治疗。对比其预后,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