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特征及中医治疗目的:回顾性总结20例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患儿的临床特征、中医证候分型,分析中药利胆合剂方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为早期诊治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武汉市儿童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期间通过NICCD常见基因位点检测确诊的20例Citrin缺陷导致的NICCD患儿的临床特征、中医证候分型。观察其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它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利用彩色超声测定患儿治疗前后肝脾肿大情况。结果:20例患儿均以3个月内病理性黄疸起病,经治疗临床痊愈15例,好转5例,平均住院时间(14.67±1.56)d。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胆汁酸(TBA)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白蛋白(Alb)、总蛋白(GLB)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TBil(μmol/L):64.0±39.5比173.5±54.1,DBil(μmol/L):37.7±24.8比80.9±46.4,ALT(U/L):42.1±25.8比55.0±32.2,Alb(U/L):37.9±4.7比33.1±4.7,GLB(g/L):17.3±4.0比14.6±2.8,TBA(μmol/L):67.5±20.3比195.0±61.3,],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治疗前明显缩短(s:38.2±8.3比63.1±24.0,P<0.05)。彩色超声显示:治疗后肝脾肿大较治疗前缩小,其[肝脏肿大(cm):2.12±0.70比3.04±0.25,脾脏肿大(cm):0.25±0.03比0.58±0.32,均P<0.05]。1个月后回访患儿体重基本均在正常范围,平均增长(1.01±0.32)kg,大便颜色及次数均较入院时明显改善,15例患儿大便金黄色,5例大便浅黄,无陶土色大便。18例患儿大便次数保持在5次以下,脂肪泻的状况明显好转。结论:NICCD患儿多以3月内病理性黄疸发病,肝(脾)肿大,脂肪泻,体重低于同龄儿,DBIL/TBIL大于20%,肝功能受损,以AST升高为主,多伴有低蛋白血症、凝血机制障碍、乳酸堆积、血氨增高,血氨基酸谱、尿有机酸谱及SLC25A13基因可见异常,中医证候分型以气血两虚型为主,早期运用中药利胆合剂采用病症结合模式治疗该病能取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第二部分利胆合剂预处理对幼龄大鼠肝内胆汁淤积的防护作用目的:通过比较利胆合剂与地塞米松、熊去氧胆酸对幼龄大鼠肝内胆汁淤积的保护作用,探讨利胆合剂对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的防护作用。方法:将40只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熊去氧胆酸组、利胆合剂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正常组和模型组采用0.9%生理盐水灌胃,其余组分别以地塞米松、熊去氧胆酸、利胆合剂按相关剂量灌胃。实验第5天各组(正常组除外)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50mg/kg)一次性灌胃建立肝内胆汁淤积模型。ANIT灌胃后48小时处死各组大鼠,比色法检测各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于光镜下观察各组肝脏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血清TBIL、DBIL、TBA、ALP、GGT、ALT、AS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地塞米松组、熊去氧胆酸组、利胆合剂组较模型组TBIL、DBIL、TBA、ALP、GGT、ALT、AS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利胆合剂组较地塞米松组、熊去氧胆酸组TBIL、DBIL、TBA、ALP、GGT、ALT、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病理学改变重,地塞米松组、熊去氧胆酸组、利胆合剂组肝脏病理学变化较模型组轻,其中利胆合剂组较地塞米松组、熊去氧胆酸组病理改善更明显。结论:利胆合剂较地塞米松、熊去氧胆酸能更好的改善ANIT诱导幼龄大鼠肝内胆汁淤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