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L.)G.Don]生活史型多样性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hendegen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 (L.) G.Don]为夹竹桃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植物,全草均可入药。本文以不同生境下生长的长春花为研究对象,对长春花的生长发育状况、形态学特征、代谢状况及其生物量配置等生活史性状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根据长春花生境特征和其表型性状,分别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划分出长春花生活史型,并探讨了长春花生活史型形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土壤因子是影响长春花生长发育的主导因子。其中,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对长春花生长发育影响较大。 2.长春花外部形态特征按生活史过程分为营养生长性状、有性生殖性状及无性生长性状,无性生长作为反映长春花生活史过程的一个生活史性状单列出来。受生境异质性的影响,不同生境长春花在各性状间的差异较大。轻度干扰长春花的营养器官最为发达,有着正常的有性生殖过程,无性生长受到抑制;重度干扰长春花受生境条件恶劣及人为干扰的影响,其营养生长和有性生殖生长受到了明显抑制,无性生长较为活跃;半野生长春花的有性生殖能力最强,其营养器官发育正常,无性生长受到抑制;覆膜栽培长春花在改善栽培条件后,其营养器官和有性生殖器官生长均优于无膜栽培长春花;无膜栽培长春花的无性生长不活跃,覆膜栽培长春花的无性生长受到抑制。 3.长春花属于喜强光植物,各生境长春花光合能力均较强。相对比之下,轻度干扰长春花的光合能力最强,其次是半野生长春花,重度干扰长春花的光合能力最弱,覆膜栽培长春花的光合能力要明显高于无膜栽培长春花。 4.长春花种群中的植物个体在不同生活史生长阶段对资源量存在着一定的权衡选择关系。对比不同生境长春花在生物量上的分配关系发现,轻度干扰长春花在营养体上的生物量分配最大,半野生长春花RA值最大,而重度干扰长春花在无性萌芽等无性生长器官上的生物量分配比例最大,覆膜栽培长春花在营养器官及有性生殖器官上的分配比例均高于无膜栽培长春花,在无性生长器官上的分配比例低于无膜栽培长春花。 5.不同生境条件和季节变化影响了总黄酮物质和长春碱在长春花体内的形成与分布。长春花体内总黄酮含量与其有性生殖过程有关。适当的水肥胁迫有利于长春碱在长春花体内的形成和积累。 6.采用生境类型划分和主成分分析法对长春花生活史型的划分结果为,轻度干扰野生长春花为VS型;重度干扰野生长春花为CS型;半野生长春花为S型;无膜栽培长春花为SC型;覆膜栽培长春花为SV型。 7.长春花生活史型形成机制为:生境条件与干扰程度构成了长春花生境的异质性,这种异质性是长春花生活史型形成的最主要外因;长春花生活史性状的可塑性是生活史型形成的主要基础;长春花体内的能量在生活史不同性状间的分配发生了权衡关系,形成了生活史类型的多样性。不同生活史型的长春花的整个生活史性状如表型特征、生物量分配、生理生化过程(光合生理)、次生代谢产物的形成和转化以及积累等方面均表现出相对专一的特征。
其他文献
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培养、学生学习、校企合作等方面分析了技能竞赛对高职教学的促进作用,提出了通过技能竞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建设性意见。
[目的]探讨了土壤的降解和吸附等性质与土壤理化参数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室内模拟法研究氨唑草酮在吉林黑土、广东红壤土与江苏水稻土中的上述性质的移动特性。[结果]氨
摘要:中国加入WTO,国际教育资本进入国内高等教育领域已成必然。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它们,关乎中国高等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中国的教育主权、中国未来的发展能力。国际教育资本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以及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推动国际教育资本以规范、合理、于我有利的方式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教育资本;高等教育;合作办学  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针对高等院校中非计算机专业所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与建议,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改进教学质量。
根据研究者的调查和数据整理分析等过程,对数字化校吲办公平台系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城市小学办学现状和信息化发展水平,提出了初步的小学数字化校园办公平台系统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尤其是建国50多年来,我们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科技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理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