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热解固体残余物的分析及其利用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keycn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生活垃圾是一种非均质的多组分混合物,与单一物质不同,其组成和性质随着地域、季节的不同有很大差异。垃圾问题是目前困扰城市生活的一大难题.如何处理好垃圾问题,寻求一种科学的垃圾处理技术,是多年来的科研攻关难题。热解技术凭借其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热解得到的气态和液态物质可以直接作为能源使用,但是得到的黑色固态残余物因其成分复杂,尚未得以广泛利用。   本论文通过热重、元素分析、EDS、XRD等检测方法对固体残余物进行分析,发现组成十分复杂,含有十多种元素,其中碳含量达到30%。主要成分除碳以外还有氧化硅、氧化钙和碳酸盐等无机物,达到40%~50%,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铝、氧化铁等)和能溶于水的盐类占15%,余下部分为其他的金属、金属氧化物、无机单质、有机物等。残余物表面含有多种基团,通过红外光谱的测定表明主要有含氧官能团、含硫官能团、含氮官能团和烷基侧链。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的各种重金属,在经过热解处理后保留在残余物中。对残余物进行消解处理,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检测了重金属含量,其中锌元素达到了2400mg/kg,其次为铜、镉、铅。最后利用化学分离的方法将残余物的干馏产物分成4大类,进行GC-MS的分离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生活垃圾热解固体产物干馏的油状产物主要是长链烷烃、烯烃以及酯、酮、醛等。   残余物复杂的组成和性质给应用带来一定困难。残余物中碳的含量相对较高,但是整体热值偏低。本文第三章详细考察了以残余物为原料进行浮选的实验条件。目的在于提高残余物中的碳含量,为下一步的应用提供更好的原料。对于残余物的浮选相对有效的药剂组合为柴油和仲辛醇,在此优化的基础上,考察了浮选药剂的投放量和搅拌时间、矿浆浓度、浮选刮泡时间等实验参数。在优化的条件下能将残余物中的碳含量由30%提升至40%。以石墨为碳源人工合成了类似残余物成分的样品,参照残余物的浮选条件,对石墨样品进行了浮选,效果显著。通过比较这些结果并结合对残余物进行的各项分析,讨论残余物浮选效果欠佳的原因,认为主要是由于热解过程影响了残余物的表面性质和包裹形态。   浮选的目的只是提高碳含量,而非直接利用残余物。在第四章,仿照焦炭生成水煤气的方法,利用管式炉进行残余物的水煤气反应。在高温及惰性环境条件下,残余物中的碳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气和一氧化碳,即水煤气。反应温度维持在900℃,持续时间为1h,残余物作为原料的投料量为2g,水作为气化剂投入量为10g。反应后的固体产物含碳量不到百分之一,说明残余物中大部分的碳参与了水煤气反应。经水煤气反应后残渣由黑色变为灰黄色,得到的气体体积约为2L,利用气相色谱对其进行分析,一氧化碳的产量同二氧化碳相比占了绝对优势。将残渣中的碳由固态转化为气态,彻底利用了残余物中的碳元素,解决了浮选只能有限地提高碳含量,无法直接利用的问题。同时,经过水煤氕反应,得到的气体便于存储运输,也胜于浮选提高碳含量后直接进行燃烧。该方法对残渣的碳含量无定量要求,具有推广性。   通过以上的实验研究,对城市生活垃圾热解后固体残余物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出于提高碳含量的目的,提出了浮选的方法。为了进一步直接利用残余物,进行了以残余物为原料生产水煤气的实验。最后对残余物的应用进行了展望。若能更深入地了解残余物的组成和性质,对残余物进行表面改性,就能更好的利用残余物。真正实现化垃圾为能源,完善生活垃圾热解处理的产业链。
其他文献
作为后基因组时代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与基因组学研究相比是一项更具挑战性的研究工作。蛋白质组学研究不仅要关注生物体系中蛋白质的种类,而且要提供这些蛋白质的含量信息。只有
本论文分别采用化学浴、水热法合成了花状、线状多级结构CdO纳米材料,同时通过光照还原法、溶剂热法、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出Ag-CdO、ZnO-CdO和In2O3-CdIn2O4纳米复合材料,并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和出口大国。据来自科技部的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食用菌的年总量约为900万吨,产值408亿元,产量占世界总量65%以上。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用菌的需求量
学位
采用MgO为模板,通过选择不同的芳香化合物为碳源可以制备出各种形貌的微孔或介孔碳材料。依据这一思路,本文采用高压反应釜为反应器,研究了不同芳香化合物在不同MgO模板上的沉积反应,制备了多孔碳及氮掺杂碳薄片,考察了碳源和镁源对多孔碳纳米薄片孔结构和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规律。首先采用不同芳香化合物为碳源制备了多孔碳纳米薄片,片状MgO起到了模板的作用。结果表明,以吡咯和蒽为碳源成碳率较高,达到50%
铂族金属纳米材料是燃料电池、石油化工等领域中广泛使用的催化剂,进一步提高其催化活性、稳定性和利用效率一直是相关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工程技术问题。以单晶面为模
过去几十年里,重氮化合物作为一类高效、全面的底物广泛地应用于多种形式的反应中,在学术界受到化学家的广泛关注。目前,重氮化合物参与的经典反应已经得到充分发展,本论文主要介绍重氮化合物参与的新型反应,包括:自由基历程的磺化反应、与重氮盐构建1,2,4-三氮唑的反应。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一、Bu_4NI催化的磺酰肼与重氮化合物反应研究使用TBAI作为催化剂,异丙醇为溶剂,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我
聚苯胺独特的结构和性能使其在众多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关于聚苯胺的商业化产品并不多,对其进行基本的研究仍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主要有:   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