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体系日渐成熟,但随经济、社会条件的发展改变,现存的体系难以完全适应现实招标投标实践的要求。对此,论文从招标投标的法律环境、参与人、运行过程和辅助系统等角度给出了详尽的分析,在借鉴国外先进的招标投标具体管理经验和措施上指出我国招标投标实践中应采取的管理机制。同时从拍卖理论和博弈理论的角度指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就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机制。 重点分析了招标投标中的合谋问题,对于垂直合谋,招标人有必要在合谋惩罚的成本与合谋防范的激励投入进行权衡,来设计最优的防合谋合约;对于平行合谋,招标人可以引入歧视机制,相应的模型证明显性歧视机制优于无歧视的对称机制,而隐性歧视机制引入了信息的不对称,这使合谋集团面临信息租金抽取与合谋收益分配效率之间的两难冲突而让合谋变得更无效率。 着重分析了进入阻挠问题,建立一组比较静态模型来说明投标人之所以采取进入阻挠,其本质在于他(他们)能够获得较高的进入阻挠收益,比较静态模型模型说明招标人可以通过招标投标机制设计让投标人无法进行进入阻挠恐吓就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利用我国常用的评标方法说明了工程招标投标过程中评标程序的“可被操纵性”和投标人(专家)的策略行为,评标的客观公正性受到了质疑,对此,给出了层次分析法、神经网络技术和数据包络技术来解决客观性不足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网上双向招标投标模型,对于同质性强的普通建筑工程,让大量的招标人和投标人在同一时间、同一个互联网平台上竞争招标和投标,这可以使得招标方和投标方都不再具有各自的相对垄断优势,从而更好的体现招标投标的“公开”“公正”和“平等竞争”的原则。 论文针对我国建设工程纷招标投标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企图建立固定的某种招标投标体系来解决招标投标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解决纷繁复杂的招标投标问题应该是就具体问题设计相应的具体机制来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