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法合成二苯甲酮亚胺甘氨酸酯及其不对称烷基化反应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b2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苯甲酮亚胺甘氨酸酯衍生物是最重要的希夫碱之一,该类化合物是合成各种氨基酸的前体。在手性催化剂作用下,通过不对称烷基化反应和加成反应等,α-氢可以有选择性地被不同的基团取代,合成高光学纯度的异构体,再经过水解等步骤,可以制备各种不同的天然或非天然氨基酸。合成二苯甲酮亚胺甘氨酸酯衍生物的方法已有许多文献报道[1]。但文献方法有诸多缺点,比如反应时间长、溶剂沸点高、溶剂有毒、后处理复杂和产率低等,这些都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合成二苯甲酮亚胺甘氨酸酯衍生物最直接的方法是二苯甲酮和甘氨酸酯反应脱卤化氢而得到,但用传统加热的方法产率低、反应时间长。微波辐射合成已成为有机合成中成熟的技术,它能有效减少反应时间,提高产率。我们预测微波辐射能有效合成二苯甲酮亚胺甘氨酸酯衍生物。我们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二苯甲酮亚胺和α-氯代乙酸叔丁酯为原料,合成了二苯甲酮亚胺甘氨酸叔丁酯,在优化条件下,化学产率高达98%。2.通过对微波辐射功率、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相转移催化剂的种类、缚酸剂等反应条件的考察,我们发现700 W、120℃、20 min为最佳反应条件。使用碳酸钾为缚酸剂,PEG-400为相转移催化剂反应产率最高。3.在优化条件下,我们合成了一系列共八个二苯甲酮亚胺甘氨酸酯衍生物,化学产率达69~98%。4.为了考察催化剂结构中电性因素对催化剂的影响,以金鸡纳生物碱为原料,使其分别与2-氯甲基苯并咪唑、1-氯甲基苯并三唑反应合成了两种共8个新型手性相转移催化剂。5.在其催化下对二苯甲酮亚胺甘氨酸叔丁酯进行了不对称烷基化反应,化学产率70~85%,对映体过量值最高达99%ee。6.初步完成了水相中二苯甲酮亚胺和α-氯代乙酸叔丁酯的合成,产率最高达85%。
其他文献
微课程教学模式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应充分利用该种教学模式"短、小、精、活"的特点,并采用多种辅助课件,以此不断提高英语词汇教学效率。文章针对微课程模式在小学
非均相间歇共沸精馏过程与均相共沸精馏相比,可单塔分离多组分混合物,具有通用性强的特点。非均相共沸精馏由于在塔顶有富夹带剂回流,而且夹带剂的用量比均相共沸精馏小,这些
粉丝是当代西方社会中一种普遍的文化消费模式。作为最积极的受众,粉丝一直试图对媒介娱乐工业施加影响,改变消费者面对文化生产机构的弱势处境。20世纪90年代,随着媒介娱乐
引入加速度传感器信号进行越野汽车ABS参考车速计算,分析加速度传感器信号特点,提出汽车匀速运动状态确认和坡度零点补偿的加速度信号处理方法;分析设计了选择轮速信息的提取
成立不久便面临高速发展的中铁建物业公司该如何建立有助力企业战略实现的企业文化?本文理论联系实际,从企业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结合中铁建物业的
<正>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通过写字教学,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规范写字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必须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协作学习为中心。呼吸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性强,将PBL教学法应用于临床医学本科专
<正> 蜈蚣是节肢动物门,多足纲,蜈蚣科的动物。体扁而细长,成体体长9~20厘米,宽0.5~1.2厘米。蜈蚣是一种常用中药材,主治风毒疮肿、恶血聚积、小儿惊风和痉挛等,在国内外医药市
永嘉乱后,衣冠南渡,西晋形成的太原士族交游网络分崩离析。十六国时期北方的太原士族群退居幕后,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着力整合乡里社会,太原士族群强力反弹。太原士族群的姻亲
目的探讨温胆汤合半夏术天麻汤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使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