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选与甲状腺肿瘤易感相关的SNP位点,分析其在自然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和其与甲状腺肿瘤相关的可能性,探寻可早期发现甲状腺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利用基因芯片,采用DNA混合池的方法对5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并对患者组和对照组各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比较。筛选出有显著差异的位点后,在20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和200例健康对照中,进行群体验证。用直接测序的方法,鉴定出各个基因型和相应等位基因的频率。通过性别、年龄和病理分期进行分层分析,以期阐明基因多态性与甲状腺肿瘤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基因组的543,962个遗传标记中,27个标签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9.2×10-8)。其中位点rs1042709, rs1800209分别位于UGT1A8和CLN5基因的编码区域。rs1800209位点在研究人群中存在着多态性,在小于40岁的男性患者和正常对照中AA基因型分布频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001)。结论rs1800209基因多态性与甲状腺肿瘤易感有关,但是与甲状腺肿瘤的进程关系不大。尤其是40岁以下,携带AA基因型的男性,更易患上甲状腺肿瘤。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第16内含子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北京房山地区汉族人群脑卒中的易感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63例脑出血患者、713例脑梗塞患者和235例正常对照者ACE基因的插入/缺失多态性,观察DD、ID、Ⅱ基因型频率及其等位D、I基因频率,以及其与血.糖和血.脂水平的联系。结果房山地区汉族人群脑出血组、脑梗塞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较,三组的DD. ID.Ⅱ基因型频率和D、I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ID.Ⅱ基因型的脑出血患者和脑梗塞患者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D基因型脑梗塞患者的血糖水平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D基因型脑梗塞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ID型脑出血患者的总胆固醇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P<0.05)。结论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不是脑出血和脑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可能影响人血糖、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