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鼻咽癌的临床分期对指导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而影像学检查结果又是鼻咽癌临床分期的重要依据,因此,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将影响鼻咽癌临床分期的准确性。目前分期依据逐渐向MRI转化,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手段与鼻咽癌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对分期标准的调整有较大意义。而国外在CT与MRI对鼻咽癌远期生存及复发转移的影响方面的报导比较少,国内还未见相关方面的报导。
研究目的:收集2003年3月至2003年12月在本中心住院的鼻咽癌病人资料共445例,比较MRI与CT对鼻咽癌侵犯范围检查的差异性和对T分期的影响,探讨MRI和CT检查对鼻咽癌患者生存率和后遗症发生率的影响,为科学选择影像学检查手段,提高鼻咽癌疗效提供依据。
方法:2003年3月至2003年12月在本中心住院治疗的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共445例,根据患者治疗前所作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CT组和MRI组,其中CT组230例,MRI组215例。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治疗前同时或短时间内(不超过2周)行CT和MRI检查的有84例,所有CT和MRI均由我中心影像科主治或主任医师阅片和书写报告。根据每例患者CT和MRI显示鼻咽癌侵犯的情况,按解剖部位逐个记录并输入计算机,用x<2>检验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各解剖部位的检出率。按92’鼻咽癌分期标准,分别以CT加临床体检和MRI加临床体检对患者进行临床分期,用x<2>检验比较这两种方法划分的各期病例数的分布情况。
结果:治疗前同时有CT和MRI资料的有84例,CT诊断颅底骨质破坏的发生率为11.9﹪(10/84),而MRI为41.7﹪(35/84),两种检查方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8.970,P=-0.000)。此外,CT和MRI诊断海绵窦受侵犯的发生率分别为8.3﹪和20.2﹪,两种检查方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861,P=-0.027)。对于T分期,用CT和MRI划分的各期病例数分布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6.416,P=0.001)。有31例在CT与MRI之间发生了T分期改变(36.9﹪),MRI所划分的中晚期患者(Ⅲ期和Ⅳa期)比CT增多。在84例中有13例(15.5﹪)MRI所示病变范围比CT所示范围扩大。
全组患者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7﹪,92.2﹪,88.7﹪,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1.2﹪,84.0﹪,80.4﹪。CT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9﹪,90.3﹪,85.3﹪,MRI组分别为98.6﹪,94.3﹪,92.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6.305,P=0.012)。CT组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7.7﹪,81.5﹪,76.9﹪,MRI组分别为94.8﹪,86.7﹪,84.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263,P=-0.039)。CT组1,2,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3.3﹪,89.7﹪,87.7﹪,MRI组分别为99.5﹪,96.1﹪,93.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753,P=-0.029)。CT组1,2,3年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2.5﹪,88.9﹪,85.1﹪,MRI组分别为95.3﹪,90.5﹪,90.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2.963,P=-0.085)。CT组的复发率为11.7﹪,MRI组的复发率为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402,P=0.036)。CT组远处转移率为14.8﹪,MRI组转移率为9.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3.130,P=0.077)。CT组出现放射性脑损伤4例,MRI组出现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009,P=0.923)。CT组出现颅神经损害4例,MRI组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085,P=0.77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N分期、分期方法和化疗是影响鼻咽癌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期方法是影响鼻口冈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
1.MRI对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和海绵窦受侵犯的检出率高于CT。MRI可使鼻咽癌的T分期升级。
2.应用MRI进行临床分期和制定放射治疗计划可以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分期方法是影响鼻咽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对于鼻咽癌患者,在治疗前应作MRI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