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引起肩部疼痛及活动受限的非创伤性疾病,至今病因不清,一般认为是在冈上肌腱退行性变的基础上,由于局部异常钙盐代谢,发生钙盐沉积,形成钙盐性肌腱炎,好发于3050岁女性,发病率为2.7%20%,右侧肩部受累较多[1]。关节镜下病灶清除术是最常用的关节镜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手术[2],通过关节镜清除肩峰下滑囊,肌腱或肌腱与肌肉结合处的钙盐沉着物,并充分冲洗以清除残存碎屑,同时检查关节内的结构。肩关节镜下局部注射即镜下在冈上肌腱钙化灶处、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和关节腔内注射药物,是肩关节围手术期常用镇痛方法,具有镇痛消炎等功效。目的:回顾性分析对比关节镜下病灶清除结合局部注射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近期临床疗效,为关节镜下病灶清除结合局部注射提供理论依据,为肩关节镜手术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提供参考,优化肩关节镜手术方式,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讨论了2013年10月至2016年8月间于四川省中医院骨科因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而在肩关节镜下行病灶清除术的患者20例,其中A组关节镜下病灶清除组10例和B组关节镜下病灶清除结合局部注射组10例。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1天、1周、3周、6周、3月肩关节疼痛及肩关节功能。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对术前、术后肩关节疼痛进行分析比较,采用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Angeles,UCLA)对治疗前后的肩关节功能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为Ⅰ/甲愈合,两组患者均获随访,A、B各组内肩关节VAS疼痛、UCLA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优于A组。结论:关节镜下病灶清除与病灶清除结合局部注射均是治疗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有效方法,病灶清除结合局部注射相比病灶清除术,在短期内有效的抑制炎性反应,减轻疼痛,缩短康复病程及防止术后关节黏连上更具优势,这种手术方式,操作简单,手术风险较小,近期疗效满意,从而优化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临床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疗效。但术后6周,患者炎性反应逐渐消失,两种治疗方式均达到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