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用于精准修复眼眶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sj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个体化3D打印眼眶模型辅助预成型Medpor人造骨板在精准修复眼眶爆裂性骨折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来我院眼科就诊的单眼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2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例和对照组11例,实验组为术中辅助利用3D打印技术组,对照组为术中未利用3D打印技术常规手术组。辅助利用3D打印的实验组手术,需要术前通过眼眶三维CT数据制作3D模型和模拟骨片,术中根据3D模型及模拟骨片修剪需植入的Medpor人造骨板。随访3~6个月,比较两组眼眶容积差、眼球突度差及复视治愈率;比较两组手术耗用时间,及术中人造骨板一次性植入率;随访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眼眶容积:对照组患者患眼术后眼眶容积与对侧健康眼眼眶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患眼术后眼眶容积与对侧健康眼眼眶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眼眶容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眼术后与对侧健康眼的眼眶容积差为|-0.24±0.41|ml,对照组患眼术后与对侧健康眼的眼眶容积差为|0.44±073|ml,实验组的眼眶容积差值小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眼球突度:两组术前眼球突度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侧健康眼与患眼术后的眼球突度差为|-0.08±0.30|mm,对照组对侧健康眼与术后患眼的眼球突度差为|0.37±0.45|mm,实验组的眼球突度差值小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复视:对照组:术后2周时2人治愈,9人好转;术后3个月时7人治愈,4人好转;术后6个月时8人治愈,3人好转。术后2周与术后3个月、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2周时2人治愈,8人好转;术后3个月时,6人治愈,4人好转;术后6个月时8人治愈,2人好转。术后2周与术后3个月、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时术后复视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0.22,P>0.05)。4、手术时间:实验组手术耗用时间为49.50±13.83min,对照组67.91±24.09min,实验组手术耗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实验组术中预成型人造骨板一次性植入9例(90.00%),对照组常规人造骨板一次性植入2例(18.18%),实验组人造骨板一次性植入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随访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1、应用个体化3D打印辅助预成型Medpor人造骨板修复眼眶爆裂性骨折,可以更加精确的恢复眼眶解剖形态、眼眶容积,改善眼球内陷。2、应用个体化3D打印眼眶模型辅助预成型Medpor人造骨板用于眼眶爆裂骨折的整复,手术时间明显缩短,骨板一次性植入提高,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治疗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本文着重介绍了OCT-MD汽油加氢反应器入口结焦的原因,针对现有情况,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对结焦起到了一定延缓的作用。
针对后浇带渗水这一常见质量通病,结合工程实践,获得了一种新工艺模板的制作方法。该新型模板具有只需立模不要拆模,而且能自然形成凹槽的优点,通过在凹槽内放置遇水膨胀止水
兖州矿业(集团)公司兴隆庄煤矿研制的电控洒水喷雾装置,改变了传统的矿山井下洒水降尘方法,既不需停止斜巷提升再人工进行洒水降尘,也不用投入复杂设备安装感应自动喷雾装置,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先兆流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早孕者2 037例,均进行甲状腺筛查,其中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者123例(甲减组),甲状腺功
<正>近年来,青岛市编办从实际出发,积极创新、努力开拓,在应用大数据为机构编制管理服务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取得了有益经验,初步形成了"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