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下游泥沙数学模型的改进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mi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水沙条件发生变化,以及河槽边界条件的改变,使得渭河出现了许多新的防洪问题,其特点是:“流量小、水位高、灾害大”。频繁发生的异常洪水位现象给渭河下游防洪增加了困难。针对这种现状,有必要系统地研究渭河下游的洪水行进规律,认清渭河现有河床中发生的洪水特性,这对于渭河下游的河道治理、设计洪水位的合理确定及对渭河下游的洪水预报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促进渭河下游洪水的预测预报和风险管理,确保防洪安全,迫切需要利用数学模型来研究渭河下游洪水演进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为洪水的监测、防洪和抢险指挥提供参考。目前,在黄河中下游上得到应用的一、二维水沙模型有多个,基本上都是由描述水沙运动的四个基本方程构成,即水流连续方程、水流运动方程、泥沙连续方程与河床变形方程,不同之处在于各模型在求解基本方程时,对某些参数的具体取值和计算方法有所不同,如反映不平衡输沙规律中的挟沙力问题、动床阻力、悬移质泥沙与床沙的交换机理等。然而,与黄河中下游相比,渭河下游发生高含沙洪水的频率高,洪水历时长,含沙量大,高含沙水流的静态剪切应力作用明显,造成河床断面形态变形剧烈,尤其在横向变形上显得更为突出。而现有的渭河下游数学模型,主要是沿用黄河中下游的一维数学模型,模型结构反映更多的是黄河中下游一般高含沙挟沙水流的输沙特性,并不能合理地反映出渭河下游的输沙特性。因此,有必要针对渭河下游泥沙问题,在挟沙规律和横向冲淤变形等方面去改进现有的渭河下游一维恒定流泥沙数学模型。本研究论文建立了常规一维数学模型,并对其作了部分改进,以期达到适应渭河特点的目的。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泥沙计算中,考虑到行洪过程中泥沙在冲刷和淤积情况下,悬移质泥沙与床沙交换机理的不同,首次在冲淤计算中采用物理含义更明确的双值挟沙力公式,并对双值挟沙力公式中的系数计算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及开发出与该公式应用相配套的应用方法。2、在河床演变部分,对渭河下游特有的“贴边淤积”现象进行了机理探讨,分析研究表明,造成渭河下游河槽急剧淤积萎缩变形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高含沙洪水的静态剪切应力,它是浑水的流型从牛顿体转变成凝胶体后的产物。3、为了使数学模型在模拟过程中能反映出高含沙洪水静态剪切应力造成的“贴边淤积”,作者根据实测资料建立经验公式对“贴边淤积”进行了概化处理。4、最后利用1994年高含沙小洪水过程对模型进行验证,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相比较而言,经本论文改进后的模型在反映物理成因概念方面较同类型模型清晰、准确,也更接近渭河下游实际情况。
其他文献
小麦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干旱是限制小麦生长发育最重要的非生物胁迫因子,小麦抗旱品种的鉴定和培育是减少小麦生育期的耗水量、提高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节约资源和改
搅拌装置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很重要作用,研究搅拌装置的性能,提高装置效率,将大大提高企业生产效益。本文对搅拌装置工作特性和搅拌器原、模型相似准则及换算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
闸门是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情况关系到整个枢纽建筑物的安全。在对闸门进行设计时,如何才能做到既能保证闸门的正常运行又能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是设计人员关心并一直
浙江电网是“西电东送”的主要受端电网之一,省内电源结构复杂,调峰资源稀缺,现有特高压通电通常按照送端盈余的“直线”或“反调峰”输电调度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受端
针对中小型水库的水位观测资料较丰富、库区存在着难以观测的直接入库径流以及主要入库河道径流观测资料缺乏的现状,以安徽省中小型水库的水位预报为研究对象,基于DEM栅格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