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脑炎患者血清中VEGF和sICAM-1水平的研究及其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森林脑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水平并与单纯蜱咬伤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森林脑炎患者血清VEGF、sICAM-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细胞因子VEGF和粘附分子sICAM-1在森林脑炎患者中的表达情况,明确血清VEGF和sICAM-1水平能否作为反映森林脑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并根据森林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森林脑炎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观察组是参照2002年原卫生部发布的《职业性森林脑炎诊断标准》临床确诊为森林脑炎的患者,并根据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对照组是同期单纯蜱咬伤者。对所选患者于发病后3天内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送检,检测VEGF及sICAM-1水平,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最后对比分析。按Glasgow预后评分标准(GOS)在森林脑炎患者出院时进行预后评估,将 GOS1~4分归为预后不良组,GOS5分归为预后良好组,根据森林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体温、意识障碍程度/昏迷、痫性发作、肌力、脑膜刺激征、巴宾斯基征、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VEGF浓度、sICAM-1浓度、血钾、血钠浓度等,分析各项因素与森林脑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森林脑炎患者共58例,其中重度患者15例,中度患者9例,轻度患者34例,单纯蜱咬伤者25例。  1.观察组血清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及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组高于中度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观察组血清sI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及中度组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组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通过对临床资料分析显示发热程度、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VEGF浓度、sICAM-1浓度在森林脑炎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之间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森林脑炎患者血清 VEGF、sICA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 VEGF、sICAM-1水平与病情轻重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血清VEGF、sICAM-1水平对森林脑炎的临床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  大部分森林脑炎患者预后良好,森林脑炎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包括发热程度、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VEGF浓度、sICAM-1浓度等因素。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洪潮中,各学校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力量,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一次重大举措,如今的信息技术课程已逐步列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并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信息技术课集知识性和技能性于一体,具有工具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学科特点,它作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创新教育的一块坚实阵地。其课堂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