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玉是战国末期活跃在楚国宫廷的重要作家,他的辞赋创作受到了后世的极大关注。本文以宋玉的辞赋为研究对象,分四个部分进行分析探讨:一、从宋玉所生活的时代和宋玉的生平事迹出发,探讨宋玉辞赋创作的大背景和小环境。宋玉生活的时代,是处于楚国国势日渐衰微的楚襄王时期。面对强秦的威胁,楚襄王不仅不复有楚怀王时的斗志,反而沉溺于声色享乐之中,致使有志于振兴国力的楚地策士失去了施展抱负的舞台。宋玉正是在楚国国力振兴无望、楚国宫廷娱乐兴起的情况下,完成了从政治策士向文学侍从的转变。二、概述宋玉辞赋的存佚情况及题材内容。宋玉辞赋的篇目,是在从汉代至今的漫长的流传过程中不断被搜集起来的。其中的内容,大多是对襄王君臣对答的“文娱活动”的记录和加工整理;由于宋玉的对答最为出彩,故而在客观上成为了事件记述的主角。从这个角度,可知宋玉辞赋的流传,与其事迹的流传是合而为一的。现存的15篇宋玉作品中,剔除唐勒、景差、秦章华大夫等人的言论,主要涉及六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抒写屈原命运;其二是反映宫廷生活;其三是刻画山川自然;其四是描绘美人艳遇;其五是寓意游戏治国;其六是辩解失意遭际。三、宋玉辞赋的创作特点及艺术风貌。宋玉是由骚体辞向散体赋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同时也是第一个有作品传世的专职的宫廷文人。因此,他的创作既带有骚、赋过渡时期文体杂糅、题材多取自前人著述的特点;同时在写法上又带有即兴对问的痕迹。宋玉辞赋的艺术风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是推崇悲美;其二是偏好奇丽;其三是追求谐趣;其四是坚持谲谏。四、对宋玉辞赋的创作渊源进行探讨。宋玉的辞赋中,对山川自然的描绘,以及其中所带有的神秘趣味,是受了《山海经》一类楚地灵异地理著作的启发;其散体赋篇幅较长、文辞缛丽、音韵谐畅、善于写物等文体特征,则直接脱胎于屈原的作品;宋玉辞赋在取材上与《庄子》的高度吻合,说明其审美趣味与庄子有相通之处;而其辞赋中的纵横之气,则与其最初的策士身份有莫大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