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黄羲(1899-1979),当代著名古典人物画大师,福建人物画坛发展脉络中的传承者与创新者。海上名家吴昌硕曾在拟写的画例中称他为“闽中画士之杰出者”;现代杰出美术教育家刘海粟以“意思横逸,动笔新奇”题黄羲画展。海外著名画家李家耀对其评价“黄羲之画师癭瓢子法,笔力雄健,设色古朴,皆精心妙品,有无穷情致”。其人物画艺术风格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以书入画,勇于创新。旁搜闽派绘画之优长,中承“海派”传统人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羲(1899-1979),当代著名古典人物画大师,福建人物画坛发展脉络中的传承者与创新者。海上名家吴昌硕曾在拟写的画例中称他为“闽中画士之杰出者”;现代杰出美术教育家刘海粟以“意思横逸,动笔新奇”题黄羲画展。海外著名画家李家耀对其评价“黄羲之画师癭瓢子法,笔力雄健,设色古朴,皆精心妙品,有无穷情致”。其人物画艺术风格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以书入画,勇于创新。旁搜闽派绘画之优长,中承“海派”传统人物绘画,远绍宋元文人笔墨之意韵,具有自己鲜明特征。其留下了大量的绘画作品中,麻姑题材人物绘画最为突出。中国民间自古以来就有“五福寿为先”的说法,麻姑作为道教仙神信仰中为数不多的女寿神形象,传播久远,积淀了美好的寓意,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是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民间绘画中一种特殊题材。黄羲所创作的麻姑人物图像具有强烈的世俗性和独特性,在其早岁所处西学东渐时代产生的中西融合观的影响下,致力于西方造型技法与中国传统笔墨形式相结合的研究。本文通过对黄羲在不同社会背景和环境中创作的麻姑人物画进行归纳和比较,研究其艺术、绘画特征;探讨其人物画学由古代向近代转型的学理历程,总结其在艺术上的不落窠臼、淡泊名利的创作态度对后世的影响。第一章简要的描述黄羲的生平,家庭背景和所处文化情境,对他的艺术生涯溯源,大体勾勒出黄羲的性格与人品,进而从他的笔墨、赋色、位置三个方面论述其绘画风格。第二章阐明道教长生思想中麻姑“寿”文化起源,麻姑人物绘画题材的发展历程。第三章主要将黄羲的麻姑人物画进行归纳、研究、比较、总结。第一部分从黄羲的艺术观点、雅俗观念和题画诗分析其麻姑绘画的独特之处;第二部分对画面中的素足、服饰、瑞兽等特点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梳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与教育环境下黄羲麻姑人物图像的技法表现、艺术观点和风格流变,使其麻姑人物画风格呈现多样化趋势;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在西学东渐下,写生的运用对黄羲麻姑人物图在造型上所发生的变化;第五部分将黄羲的麻姑人物图像与黄慎、李耕、李霞所创的麻姑人物图作比较,得出黄羲的麻姑人物画虽然取法古人,但形成自家风貌的结论。第四章主要论述黄羲麻姑人物画的美学价值、绘画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
其他文献
美国研究型大学不仅产出了大量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也培养了大批世界一流的人才。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培养人才方面有着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一点就是强调教学和科研协同培养人才。伯顿·克拉克(Burton R.Clark)在《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与研究生教育》一书中提到,“虽然教学与科研存在明显的分化力量,但有充分的理由肯定,在一个高级的大学复合体中,将总是存在一些教学、科研与学习的整合。”为此,本文
在全球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前教育受到普遍重视。学前教育质量提升成为研究的焦点之一。一般认为,学前教育质量包括条件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三个基本方面。通过评价来评定和把握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以提升和改进学前教育质量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应有手段和惯用方式。而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园的游戏区域环境作为幼儿游戏学习发生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保障,是幼儿园教育条件质量的关键组成部分。游戏区域环境评价是促进
苏东剧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于低潮,社会主义的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尽管如此,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力量的联合探索并没有就此停止,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的社会主义观”即将参与该会议的政党视为一个整体,研究会议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体看法。研究会议的社会主义观不仅有利于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的进攻及其变化,掌握其他社会主义及左
基于现今的风险社会背景,潜在的社会风险很可能演化成为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秩序被破坏、社会制度被冲击的公共危机。加之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造成社会矛盾的日益累积的同时也增加了公共危机爆发的可能性,特别是与社会矛盾相关的群体性事件。中国在高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又能确保社会稳定,足以表明中国在社会风险化解及公共危机治理领域已经取得长足进步。风险社会背景下,群体性事件的
清代大家梁章钜生平著述种类繁多,其作品内容在诗话、笔记、楹联、医药等方面均有涉及。梁氏众多著作中尤以诗话最丰,其中区域类诗话作品数量最多,如《长乐诗话》《三管诗话》《南浦诗话》等,其内容多限于记录某一县或某一区域的诗人及其创作状况。《长乐诗话》则是梁章钜现存著作中的第一部区域性诗话,书中收录的资料多限于介绍长乐一县的诗人及其诗歌创作情况。本文以《长乐诗话》为研究对象,共分三个章节来探讨分析文本。具
“集字”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中的一个独特现象。以“集字”书法形式表现出来,深入本质了解“集字”是一种学习前人书学技艺的方法。史书记载自梁朝梁武帝命殷铁石摹刻王羲之千字,周兴嗣韵之,以赐八王,这便是最早的集字作品。唐朝“集字”进入了繁荣时期,唐太宗雅好翰墨,特别推崇王羲之,收集羲之书迹于内府中。此后出现了很多集王羲之字的碑帖有《赵模集王千字文》、《怀仁集王圣教序》,集字作品之多,灿若繁星。宋代集字进入了
当代著名的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于2005年发表了长篇小说《别让我走》。该书一经问世,便引发国内外评论家诸多讨论。有研究指出,作为主角的克隆人群体实际上隐喻了边缘群体,展现了边缘人的生活,并以此传递出石黑一雄对边缘化问题的关注。但大部分研究止步于石黑一雄对边缘群体的情感关怀,鲜有评述觉察到这群边缘人生活中的狂欢化倾向,因此未能进一步挖掘作者蕴藏在小说背后关于“去边缘化”的深入反思。本文试图利用巴赫金
伊恩·麦克尤恩是当代英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被誉为英国的“国民小说家”。作为英国文学大师,麦克尤恩以其细腻、犀利而又冷峻的文笔勾绘现代人内在的种种不安和恐惧,积极探讨暴力、死亡、情欲和善恶的问题。该作者早期作品中就表现出了哥特式创作的特征,到了后期,这种特征逐渐融入了后现代的元素,而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增强了作品主题表现的张力。麦克尤恩的新作《坚果壳》(2016)足以表现其后期的写作风格,该作
伊恩·拉塞尔·麦克尤恩是当前英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小说《星期六》是麦克尤恩后期社会关怀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星期六》以高度现代化和机械化的国际大都市伦敦为背景,记叙了神经外科医生亨利·贝罗安从星期六凌晨到星期日黎明24小时的生活。贝罗安这一天的遭遇,反映了现代社会的许多问题。国内外的学者大多数从政治、文化、交往和心理角度分析了《星期六》中的现代社会的问题,但很少有人从社会结构角度研究《星期六》中
浦城章氏家族是宋代的名门望族。自开宝至宣和的百五十余年间,浦城章氏一门得有两位状元,两朝宰相,三十四进士,宠光禄大,在北宋取得了相对显赫的政治地位。同时,浦城章氏家族以文学、经学、书画等方面的成就享誉文坛。章得象、章得一、章岷、章望之、章惇、章衡、章楶、章炳文、章甫、章岘等章氏族人在诗词文章方面多有建树。他们的文学创作对宋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促进作用。浦城章氏家族在宋代不仅是显耀的世宦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