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蛋白A、D在烟曲霉菌感染人角膜上皮细胞炎症反应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em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表面活性蛋白A、D(surfactant protein A and D,SP-A、SP-D)在烟曲霉菌(Aspergil lus fumigatus,A. fumigatus,AF)性角膜炎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的表达变化和AF感染永生化人角膜上皮细胞(tolerated human corneal epithelial, THCEs)炎症反应中SP-A、SP-D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THCEs,自制烟曲霉菌孢子抗原刺激液,不同时间点0.5h、1h、2h、4h、6h和8h刺激各组THCEs(n=6)。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d-transcript PCR, RT-PCR)检测THCEs中SP-A、SP-D mRNA的表达;以ELISA检测THCEs培养液上清中SP-A、SP-D的蛋白质表达水平、NF-kB的活化情况及下游Thl型细胞因子TNF-a、IL-1β和Th2型细胞因子IL-8、IL-10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THCEs中SP-A、SP-D的表达部位和表达强弱情况。结果:正常THCEs中有SP-A、SP-D mRNA和蛋白质的微量表达。烟曲霉菌孢子抗原以时间依赖方式促进THCEs中SP-A、SP-D的表达及细胞因子的分泌。(1)给予烟曲霉菌孢子抗原刺激0.5h后,SP-A、SP-D mRNA表达水平开始升高,分别为正常细胞组(对照组)的1.29倍和1.02倍(P<0.01); SP-A、SP-D mRNA表达水平2h达最高峰,分别为对照组的3.00倍和1.57倍(P<0.01)。(2)细胞上清SP-A、SP-D蛋白表达量在给予烟曲霉菌孢子抗原刺激0.5h后增多,分别为对照组的1.05倍和0.91倍(P<0.01),2h表达量最多,分别为对照组的1.48倍和1.92倍(P<0.01)。烟曲霉菌孢子抗原刺激后,NF-kB活化,并与SP-A、SP-D表达量呈负相关。烟曲霉菌孢子抗原刺激THCEs 1h组TNF-a、IL-1β表达开始增多,分别为对照组的1.82倍、1.43倍(P<0.05),刺激2h组表达量达最高峰,分别为对照组的2.80倍、2.86倍(P<0.01)。IL-8、IL-10在烟曲霉菌孢子抗原刺激1h组表达量开始升高,分别为对照组的1.12倍、1.28倍(P<0.05),表达量呈时间依赖方式逐渐升高。(3)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发现,正常THCEs胞浆中有SP-A、SP-D的弱阳性表达,给予烟曲霉菌孢子抗原刺激0.5h开始阳性表达呈时间依赖性逐渐增强。结论:1、在烟曲霉菌感染早期阶段,SP-A和SP-D参与了THCEs对烟曲霉菌孢子抗原的识别。2、SP-A、SP-D在真菌性角膜炎固有免疫早期阶段发挥重要保护性作用,他们与炎性因子、免疫细胞共同构成了角膜抵御真菌的免疫防线。
其他文献
据 1995~ 1998年秋播的不完全统计 ,黔油双低 2号在贵州省内外共推广种植约 6 .72万 hm2 ,其中省内约 4 .72万 hm2 。油菜籽平均单产达 16 6 9.95kg/hm2 ,比对照当地主栽品种
目的:通过对卒中后抑郁病人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瘦素(leptin)、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及炎性因子水平的检测,探讨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