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动脉导管(ductus arteriosus,DA)为胎儿时期降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正常通道,足月新生儿生后10-15小时可达功能性关闭,生后3月达解剖学上的关闭。如果DA关闭机制异常,即为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在先天性心脏畸形中占第2位。早产儿因为生后氧诱导DA收缩机制不成熟,且DA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敏感性下降,PDA发病率较高,体重低于1750g的早产儿中45%有PDA。由于导管水平持续分流,形成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PDA (hemodynamie significant PDA,hsPDA),导致体循环低灌注、心肺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是影响早产儿存活率和后遗症率的常见原因之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所致,易发生于早产儿,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为呼吸机辅助呼吸及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替代治疗。在NRDS恢复期由于肺血流增多,肺动脉压力下降,易发生左向右分流的PDA。本文主要探讨在应用呼吸机及PS治疗NRDS后,预防性应用布洛芬减少动脉导管未闭(PDA)等合并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07月至2013年07月临沂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44例NRDS早产儿。应用机械通气及PS治疗后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性使用布洛芬组为预防组,不预防性使用布洛芬组为对照组。其中预防组21例(男12例,女9例,胎龄31.3±2.1周,出生体重1.73±0.58kg),对照组23例(男13例,女10例,胎龄32.1±2.0周,出生体重1.814±0.53埏),比较两组患儿发生PDA比例、辅助通气时间、喂养不耐受及发生Ⅲ-Ⅳ级脑室内出血(ⅣH)的情况;观察预防性使用布洛芬有无不良反应。结果:(1)两组患儿均于生后7天内予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预防组21例共检测出PDA1例,占4.7%;对照组23例共检测出PDA12例,占52.2%,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1)。(2)预防组机械通气时间为72.0±±11.5h,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为96.2±±12.1h,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1)。(3)发生Ⅲ-Ⅳ级脑室内出血(IVH)的例数分别为1例(4.76%)和7例(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例数分别为1例(4.76%)和1例(4.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在肾功能损害、喂养不耐受、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机械通气及PS治疗早产儿NRDS后,预防性应用布洛芬可以显著降低早产儿PDA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