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鱼类凭证标本采集及DNA条形码库构建与应用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海是位于中国南部的陆缘海,西太平洋的一部分,属于印度—西太平洋海洋生物地理区系,是世界上海洋生物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南海蕴藏着丰富的鱼类资源,是生产供应优质动物蛋白,建设蓝色粮仓的重要区域。已有的研究调查统计显示南海鱼类有3000多种,其隶属于3个纲、35个目、236个科和822属[1-3]。鱼类的种类鉴别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特别是形态相似的近缘种,更是从形态上难以区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DNA条形码技术为鱼类物种鉴别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而建立完善的DNA条形码数据库是利用DNA条形码技术进行鱼类、鱼卵和仔稚鱼鉴定的基础。因此,在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的支持下,本研究开展了南海鱼类凭证标本的收集保存和DNA条形码数据库构建工作,并利用建立的DNA条形码技术开展了鱼卵种类鉴别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南海鱼类凭证标本收集保存和DNA条形码数据库构建。采集和保存了 518个样品,通过形态鉴定隶属于26目,91科,152属,219种。将518个样品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利用鱼类线粒体COI基因通用引物,扩增样品的线粒体COI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其中419个样品获得了有效的COI序列信息,经与BOLD数据库比对分析,其中407个样品COI条形码信息在在BOLD数据库中有相应条形码序列,分别属于19目,73科,123属,164种,每个鱼类物种包含1~8个个体数,平均每个物种有2.48个个体,包含2个及2个以上个体的有93种;其余12个样品隶属于5个种,在BOLD数据库中没有相应的条形码序列。利用419个样品COI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未出现碱基的插入和缺失,419条序列的平均碱基组成分别为T:29.7%,C:28.3%,A:23.3%和G:18.3%,其中A+T平均含量(53.0%)明显高于G+C平均含量(46.6%),表现出AT碱基偏倚性。密码子第三位点GC含量最高(48.5%),第一位点次之(46.5%),第二位点最低(43.8%)。三个密码子A+T含量的差异不大,第一密码子位点的A+T平均含量最大为53.4%。利用MEGA5.0软件的K2P模型计算遗传距离,种内遗传距离与种间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0000-0.0208 (平均值 0.0027)和 0.0012-0.4812 (平均值 0.2298),种间遗传距离为种内距离的85倍,土佐湾楔花鮨鰧(Sphenanthias tosaensis)种内个体间遗传距离最大为0.0208;掘氏棘金眼鯛(Centroberyx druzhinini)与红尾棘金眼鲷(Centroberyx rubricaudus)之间的种间遗传距离最小为0.0012。159个物种(94.1 % )可以聚为独立分支,并有非常高的置信度。黑缘尾九棘鲈(Cephalopholis spiloparaea)和索氏九棘鲈(C.sonnerati),截尾鸚嘴鱼(Scarus rivulatus)和瓜氏鹦哥鱼(S.quoyi),头绒毛鲨(Cephaloscyllium isabellum)和阴影绒毛鲨(C. umbratile),掘氏拟棘鯛(Centroberyx druzhinini)与金眼拟棘鯛(C.rubricaudus),康德锯鳞鱼(Myripristis kuntee)与白边锯鳞鱼(Mmurdjan),这些同属的鱼类种内的个体间不能聚为单系支,线粒体COI基因作为条形码时,这些种间缺乏遗传距离间隔,因此不能有效区分这些种类,应开发其他适宜的DNA条形码序列来鉴别这些种类。2.永暑礁泻湖鱼卵鉴定分析。采集到的71个鱼卵样品通过PCR扩增测序获得了 30个COI碱基序列,测序成功率为42.3%。采集的71个鱼卵样品根据外部形态特征初步划分为圆形和椭圆形2种类型,圆形鱼卵44个,椭圆形鱼卵27个。44个圆形鱼卵中有27个测序成功,测序成功率达61.4%; 27个椭圆形鱼卵中有3个测序成果,测序成功率仅为11.1%。30个鱼卵线粒体COI序列分别于BOLD数据库比对分析,结果显示与BOLD数据库中参考序列相似性在99.6~100%之间,30个鱼卵均能鉴定到种的水平,分属于1个目,7个科,13个种。刺尾鱼科(Acanthuridae)有5个种,共有19个鱼卵,占鉴定鱼卵总数的63.3%;鹦哥鱼科(Scaridae)有2个种;隆头鱼科(Labridae)有2个种,分;鲹科(Carangidae)有1个种;篮子鱼科(Siganidae)有1个种;笛鲷科(Lutjanidae)有1个种;鲽鱼科(Zanclidae)有1种。双斑栉齿刺尾鱼有10个鱼卵,白尾栉齿刺尾鱼有4个鱼卵,这两个种为该海域的优势种类,其余各种类均为1~2个鱼卵。在K2P双参数替代模型(Kimura 2-parameter,K2P)的统计下,结果显示,种内的K2P遗传距离为0~0.002,同一个属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4~0.132,而同一个科不同属间的遗传距离为0.117~0.185。根据K2P模型利用遗传距离构建的邻接系统进化树显示,相同的种类聚为一个分支;刺尾鱼科中的刺尾鱼属和栉齿刺尾鱼属聚为一支,而与同一科的鼻鱼属未形成单系支。3.广东省江门广海湾和川岛群岛附近海域鱼卵鉴定分析。以江门海域采集到的鱼卵研究对象,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分析鉴定鱼卵种类。共获得鱼卵317个个体,有效线粒体COI序列信息217个,测序成功率为68.5%。经BOLD数据库比对分析,成功鉴定鱼卵14科19属20种;种内遗传距离为0~0.006,平均遗传距离为0.002,种间遗传距离为0.149~0.325,平均遗传距离为0.255,种间遗传距离为种内遗传的128倍;基于鱼卵的COI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所有种类能聚为独立分支,且具有较高支持度。该研究结果表明DNA条形码技术可作为鉴定鱼卵的有效的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沿海海域鱼卵鉴定工作。
其他文献
云南旅游业与茶文化的深度融合为云南旅游产业的二次发展提供了契机,增添了云南旅游业的生机和活力。在充分挖掘和开发云南茶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我们分析了开发和保护云南茶文
计算机网络资源平台在物联网发展中功不可没。作为虚拟的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其也可以说成是物联网发展的主要产物。本文阐述了物联网发展的过程和物联网在生活中所带来的便利,
本文以“金牌调解”10期节目的解说词为样本语料,探究其元话语特征。结果显示:第一,引导式元话语如过渡语、言据标记和框架标记语等,分别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保持立场客观和
应用PLC自动控制技术,使用Wincc7.0和Step7作为编程开发工具,主站与从站采用Profibus DP通讯,采用Oracle10g数据库,开发了转炉辅助区域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基础自动化系统和综
在中国建筑的发展进程中,水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元素,特别是现阶段对滨水景观设计的热潮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依水而居成为人们对生活环境衡量的一个标准,并且吸引着大批的参观者
在油气田测井中,合理的测井设计是测井技术应用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文章针对测井实际,探讨了测井设计的基本思路。
本文介绍了调整和检查红外分光光度计中最常采用的自准型光栅单色器的步骤和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类型单色器的调整中去。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息肉对不孕患者临床妊娠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女性不孕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53例患者助孕失败,为失败组,有47例患者未接受助
建立了一种基于96孔板-酶标仪的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高通量筛选6-羟基烟酸转化菌的方法。实验以251nm为测定波长、231nm为参比波长测定转化样品的6-羟基烟酸含量,6-羟基烟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