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观察支气管哮喘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以下简称OSAS)的发生率 2.观察支气管哮喘合并OSAS的临床特征 3.观察便携式睡眠监测仪对未控制哮喘中OSAS的诊断效率。 方法: 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门诊就诊的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所有患者经三级甲等医院诊断为哮喘至少6个月以上,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支气管哮喘诊治指南(2008年修订版),按照入排标准符合要求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进行一般信息采集,问卷填写,肺功能检查,诱导痰细胞检查及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夜间行睡眠呼吸监测,晨起抽取血液标本进行总IgE检测。另从未控制型哮喘中随机抽取27例患者行PSG检查进行亚组分析,最后将所得数据进行以下分析: 1.观察哮喘患者OSAS的发生率 2.观察哮喘合并OSAS的临床特征,包括: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呼气峰流速值占预计值百分比PEF%),诱导痰细胞比率(嗜酸性粒细胞比率EOS%,中性粒细胞比率NEU%)、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总免疫球蛋白t-IgE,及哮喘生活质量评分(哮喘控制测试ACT、哮喘生活质量评分问卷miniAQLQ)。 3.观察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仪对未控制型哮喘OSAS的诊断效率。 结果: 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共180例,根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治指南,将所有的受试者分为两组:合并OSAS哮喘组49例,以withOSAS表示,非合并OSAS的哮喘组131例,以withoutOSAS表示,研究中所有人均完成一般信息采集,睡眠呼吸监测、肺功能检查、哮喘生活质量评分、117人完成诱导痰检查、117人完成FeNO检查及134人完成总IgE检查。27名未控制型哮喘完成PSG检查。 1.哮喘中OSAS的发生率为27%(49/180)。 2.哮喘合并OSAS时,男性(P=0.001)、高龄患者(P=0.02)偏多。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PEF%无明显差异,与睡眠指标AHI、ODI、LSaO2、T90%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诱导痰中性粒细胞比率高于非合并OSAS哮喘(64%vs52%,P=0.04),两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比率、FeNO、tIgE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3.哮喘合并OSAS时,ACT评分、miniAQLQ评分明显低于非合并OSAS哮喘组(14.9vs17.6,5.0vs5.36,P<0.05)。ACT、miniAQLQ与AHI呈负相关(r=-0.135,P=0.029和r=-0.126,P=0.041)、与LSaO2呈正相关(r=0.249,PP<0.001和r=0.248,P<0.001),与ODI呈负相关(r=-0.221,P<0.001和r=-0.204,P=0.001),与T90%呈负相关(r=-0.135,P=0.001和r=-0.223,P<0.001)。4.合并OSAS时,哮喘合并鼻炎(38.8%vs24.4%,P=0.045)、肥胖(57.1%vs33.6%,P=0.004)的比率明显增加。 5.亚组分析显示,肺功能越差,患者睡眠效率越低(r=0.379,p=0.042),微觉醒时间越长(r=-0.436,p=0.023)。与PSG相比,便携式睡眠监测仪的敏感性为85.7%(12/14),特异性为93.7%(15/16),其诊断效率曲线下面积AUC=0.77,P=0.016,95%CI(0.57,0.98)。 结论: 1.支气管哮喘中OSAS发生率为27%,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的3%~5%。 2.合并OSAS时,哮喘患者气道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多、FeNO、总IgE无明显变化,说明合并OSAS哮喘患者属于非嗜酸性气道炎症。 3.合并OSAS时,哮喘患者肺功能无明显变化,而哮喘控制水平、生活质量均明显下降。 4.合并OSAS时,哮喘合并其他疾病的风险增加。 5.虽然未控制型哮喘患者睡眠效率降低,觉醒时间延长,但便携式睡眠检测仪对未控制型哮喘OSAS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依然很高,可用于哮喘中OSAS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