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晓勇,1955年生于北京,幼年学习小提琴,1980-1985年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考入德国国立汉堡音乐学院,师从世界著名作曲家利盖蒂。毕业后曾多次获奖,如“科隆现代音乐大奖”,“卡斯科作曲成就奖”和“巴赫作曲成就奖”等。他的作品多次参加世界性重要的音乐节,1996年,汉堡国家歌剧院为他举办了《陈晓勇作品音乐会》,1998年,德国室内爱乐乐团又分别在汉堡国家音乐厅和不来梅拉布斯美术馆举办了《陈晓勇作品音乐会》,并与不来梅电台制作了陈晓勇音乐专辑。美国音乐家LeonardStein在柏林听完陈晓勇的作品演出之后,惊叹陈晓勇的音乐是“来自天堂的声音”。在德国和欧洲,陈晓勇被称为“年轻一代作曲家中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
陈晓勇作为一个中国作曲家,在现代音乐的创作手法上独树一帜。在材料的运用上,风格简约,创造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音乐空间;在多声手法的运用上,和声语言简洁清晰,对位手法自由灵活,纵向和声与横向线条相生相长;在音色上,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改变音色,使音色有更广泛的扩展,音色变化更为细微;在结构设计上,材料统一和谐,风格散淡。他的创作方式和美学思想融入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文主要以陈晓勇的几部室内乐作品--《Warp》(forChamberOrchestra)(1994);《Evapora》(forFluteOboe(orClarinet)PianoViolinCello)(1996);《Diary_1》(forPiano)(1996);《InvisibleLandscapes》(forChengPercussionPianoandEnsemble)(1998)作为分析的对象,从陈晓勇的材料观、多声观、音色观及结构观四个方面入手,来研究其创作方式及美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