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连续3年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水平变化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从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干预措施与控制模式研究实验》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分中心的病人中收集资料完整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收集个人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等)。在入组时和实验随访满一年、两年、三年时测量研究对象的血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检测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Cr)、尿素氮(BUN)、血胰岛素(Ins)、随机尿微量白蛋白(UA)。并由同一个超声医师行颈总动脉(CCA)、股动脉(CFA)、髂总动脉(CIA)的B型超声检查,记录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内有斑块时,记录斑块数目、大小、回声、形态。在随访满一年、两年、三年时,留取血清标本,在大连医科大学诊断学中心实验室利用人脂多糖/内毒素(LPS) ELISA Kit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及酶标仪测定血清样本的吸光度(OD值)。根据标准品的浓度与OD值计算出标准曲线的曲线方程,将样品的OD值代入方程式,进而计算出样品LPS浓度。并对LPS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检测57名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体检的非糖尿病者血LPS浓度作为对照。根据LPS四分位数以及有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研究指标的差异,并对LPS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实验满一年时、两年时2型糖尿病者血LgLPS均较非糖尿病者高(1.56±0.27 vs 1.40±0.24,t=﹣3.64,P<0.01,1.61±0.41 vs 1.40±0.24,t=﹣3.785,P<0.01),实验满三年时与非糖尿病者血LgLP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7±0.40 vs 1.40±0.24,t=﹣0.514,P>0.05)。2.实验满一年时、两年时血LgLPS较实验满三年时高(1.56±0.27 vs 1.37±0.40,t=3.531,P<0.01,1.61±0.41 vs 1.37±0.40,t=3.730,P<0.01),实验满一年时血LgLPS与实验满两年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满一年时、两年时、三年时分别进行颈动脉内膜、股动脉内膜、髂动脉内膜比较,入组时较三年时颈动脉内膜(1.27±0.28 vs 1.16±0.29,P<0.05)厚,股动脉内膜、髂动脉内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按研究对象是否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分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AS组)及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NAS组)。实验入组时AS组病程(22.15±4.9 vs 18.76±4.43,t=2.487,P<0.05)较NAS组长,年龄(55.48±7.50 vs 49.46±8.78,t=﹣2.575,P<0.05)、HbA1C(0.90±0.10 vs 0.82±0.05,t=2.487,P<0.05)、SBP(129±16 vs 118±15,t=﹣2.923,P<0.01)、DBP(82±11 vs 77±10,t=﹣2.151,P<0.05)较NAS组高,两组之间其它研究指标无统计学差异。但是,实验满一年、两年、三年时AS组与NAS组lgLP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LPS与实验满一年时吸烟呈正相关(r=0.338,P=0.002),与实验满两年时吸烟和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r=0.242,P=0.030和r=0.335,P=0.002),与实验满三年时吸烟呈正相关(r=0.336,P=0.002)。与其它研究指标相关性不显著。5.LPS与CCA、CIA、CFA动脉内膜变化相关性不显著。6.LPS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相关性不显著。7.按LPS浓度将研究对象分为低LPS组、中LPS组、高LPS组。实验满一年时低、中、高LPS三组间各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满两年时低LPS组较中LPS组颈动脉内膜(1.10±0.20 vs 1.12±0.20,P<0.05)薄,中LPS组较高LPS组颈动脉内膜(1.12±0.20 vs 1.31±0.41,P<0.05)薄,低LPS组较高LPS组胰岛素(0.89±0.24 vs 1.16±0.38,P<0.01)水平低。实验满三年时,低LPS组较中LPS组颈动脉内膜(1.07±0.22 vs 1.09±0.20,P<0.05)薄,低LPS组较高LPS组颈动脉内膜(1.07±0.22 vs 1.25±0.33,P<0.05)薄。实验满一年时、两年时、三年时AS组及NAS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病相应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满一年时χ2=2.088,P=0.352;实验满两年时χ2=5.604,P=0.061;实验满三年时χ2=3.516,P=0.172)。结论:LPS在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LPS浓度越高,动脉内膜厚度越厚。但仍需更长时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