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流通现代化的概念、特点和内容界定 1、流通现代化的概念。流通现代化不仅是世界流通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流通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流通现代化是指我国(或我国某一地区的)流通产业追赶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或者具有现代世界先进水平和满足现代经济需要的产业状态。 2、流通现代化的特点。流通现代化过程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点:系统性、复杂性、渐进性、相对性、革命性和趋同性。这些特征既来源于流通系统本身,也来源于现代化过程。 3、流通现代化的内容。流通现代化的内容概括为流通主体现代化、流通运行系统现代化、流通制度现代化。 二、流通现代化的目标体系 中国流通现代化战略目标是一个包含商品流通物质现代化、商品流通制度现代化和流通观念现代化等在内的多目标集合的相对全面的现代化。具体可以描述为: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流通产业在GDP中比重不断提高,并具有持续增长能力;现代流通技术逐步取代传统流通技术,现代化的流通观念成为现代流通发展的关键;流通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服务专业化成为流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流通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流通效率不断提高。 三、流通现代化评价方法 本文对流通现代化的研究,对流通业发展水平的衡量和评价,借助于产业经济学“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这一通行的产业组织分析范式。从某个角度说,这是结构——行为——绩效产业组织理论在流通业发展研究中的应用。本文对流通结构、流通行为、流通效率进行了研究,并对流通秩序、流通就业的评价给出了理论解释。 1、流通现代化研究的现实意义。按照一定的分析范式、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通过定性分析和量化分析,测度中国流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未来发展目标,并通过现状与目标间的差距,可以为提高流通现代化实现程度提供努力的方向,为我国加快发展流通现代化提供决策依据。 2、流通现代化评价的六个理性标准。 (1)流通水平指数是否实现了上凸型曲线从左侧向右侧的转移; (2)社会就业是否实现了流通业中劳动力就业指数在劳动力结构中超过一、二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 (3)流通产业产权结构比例是否实现角色由政府为主转向私营企业为主的转换; (4)边际消费倾向由递增向递减转化过程中,流通产业是否呈现出产业素质逐步提高的变化趋势; (5)二元经济结构中流通产业的城乡结构是否趋于合理; (6)流通产业组织的集中度与企业规模是否符合经济发展要求。 3、流通现代化评价方法及步骤 (1)选择评价指标。在评价流通现代化的时候,采用流通规模、流通效率、流通制度、流通组织化程度、流通环境等几个主要方面作为评价内容的代表,选择这些内容的若干主要变化作为评价指标。 (2)制定评价标准。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法是,根据设定时期的主要流通发达国家的主要发展指标的平均值或者最高水平,制定评价标准。 (3)选择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有三种: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本文主要采用的是综合评价方法。 四、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国内外现代化评价方法的比较,以及对国内现有的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剖析,根据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统一性、综合性、资料的可获得性等原则构建中国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1、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五个理论依据 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流通产业是基础产业;现代流通是社会化大流通;流通力是社会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人本社会发展理论。 2、流通现代化指标体系及标准(见下表)序号指标单位目标值流通环境流通产值中非国有流通业的比重%90流通地位流通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36流通贡献流通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13流通绩效流通产业集中度%5流通业总资产报酬率%9流通市场结构城市市场比重%70 本文对流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每一个指标的目标值赋值给出了较为详细的论证,并对流通规模、流通构造、流通费用、交易费用等与流通现代化相关的概念与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间的关系尝试给出了理论解释。 五、中国流通现代化进程的比较 依据文中提出的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流通现代化进程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 (4)边际消费倾向由递增向递减转化过程中,流通产业是否呈现出产业素质逐步提高的变化趋势; (5)二元经济结构中流通产业的城乡结构是否趋于合理; (6)流通产业组织的集中度与企业规模是否符合经济发展要求。 3、流通现代化评价方法及步骤 (1)选择评价指标。在评价流通现代化的时候,采用流通规模、流通效率、流通制度、流通组织化程度、流通环境等几个主要方面作为评价内容的代表,选择这些内容的若干主要变化作为评价指标。 (2)制定评价标准。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法是,根据设定时期的主要流通发达国家的主要发展指标的平均值或者最高水平,制定评价标准。 (3)选择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有三种: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本文主要采用的是综合评价方法。 四、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国内外现代化评价方法的比较,以及对国内现有的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剖析,根据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统一性、综合性、资料的可获得性等原则构建中国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1、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五个理论依据 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流通产业是基础产业;现代流通是社会化大流通;流通力是社会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人本社会发展理论。 2、流通现代化指标体系及标准(见下表)┏━━━━━━━━━┳━━━━━━━━━━━━━━━━━━━┳━━━┳━━━━┓┃序号┃指标┃┃┃┃┃┃单位┃目标值┃┣━━━━━━━━━╋━━━━━━━━━━━━━━━━━━━╋━━━╋━━━━┫┃流通环境┃流通产值中非国有流通业的比重┃%┃90┃┣━━━━━━━━━╋━━━━━━━━━━━━━━━━━━━╋━━━╋━━━━┫┃流通地位┃流通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36┃┣━━━━━━━━━╋━━━━━━━━━━━━━━━━━━━╋━━━╋━━━━┫┃流通贡献┃流通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13┃┣━━━━━━━━━╋━━━━━━━━━━━━━━━━━━━╋━━━╋━━━━┫┃流通绩效┃流通产业集中度┃%┃5┃┃┣━━━━━━━━━━━━━━━━━━━╋━━━╋━━━━┫┃┃流通业总资产报酬率┃%┃9┃┣━━━━━━━━━╋━━━━━━━━━━━━━━━━━━━╋━━━╋━━━━┫┃流通市场结构┃城市市场比重┃%┃70┃┗━━━━━━━━━┻━━━━━━━━━━━━━━━━━━━┻━━━┻━━━━┛ 本文对流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每一个指标的目标值赋值给出了较为详细的论证,并对流通规模、流通构造、流通费用、交易费用等与流通现代化相关的概念与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间的关系尝试给出了理论解释。 五、中国流通现代化进程的比较 依据文中提出的流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流通现代化进程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 (1)我国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比较低,有待进一步提升; (2)流通产业整体素质比较差,企业缺乏规模优势; (3)我国流通效率低,流通资本回报性差; (4)城市化水平低,流通产业发展受到制约。 六、中国流通现代化的政策建议 纵观我国流通业发展进程中取得成就,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今后我国促进流通现代化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掌握和利用好流通业发展规律,尽快确立我国流通业的基础产业地位。 二、创造宽松的创新环境,制定行之有效的产业政策,是推动流通产业现代化的必要保障。 三、实施流通人才培养战略,是实现流通现代化的核心因素。 四、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流通产业,是实现流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