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学作品中态度资源的英译研究——以杨宪益夫妇《祝福》英译本为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335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态度系统,运用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研究杨宪益夫妇1980年版《祝福》英译本中态度资源的翻译技巧,以期对中国文学作品中态度资源的翻译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态度指表达各种情感和价值评价的词汇语法资源,是语篇中表达评价意义的核心资源。译介学者一直关注态度资源的翻译,态度意义如何成功地从源语文本转换到目的语文本是翻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但现有态度资源的翻译研究尚未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翻译技巧,不足以指导具体的翻译实践,而且这些研究大多选用非文学文本,对中国文学作品中态度资源的翻译研究明显不足。
  态度系统则为语篇中态度资源的分析提供了科学的分析工具,它是Martin和White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意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评价理论的三大子系统之一。态度系统本身包含情感、判断、鉴赏三个子系统。情感涉及各种情绪反应;判断指对行为的道德评价;鉴赏是对事物价值的美学评估。态度可属积极或消极范畴,表达方式有显性或隐性之分。
  本文即以态度系统为理论框架,探讨杨宪益夫妇《祝福》英译本中态度资源的翻译技巧。研究发现,《祝福》原文态度资源丰富,其中判断资源最多,其次是情感资源和鉴赏资源,而且负面态度多于正面态度,且绝大部分采用显性的表达方式。对比原文和译文中态度资源的分布差异,发现杨氏夫妇主要采用对译的翻译技巧,忠实传递原文态度的意义和风格,当意义和风格不能同时再现时,他们灵活使用转换、增译或减译的翻译技巧,最大程度上确保态度意义的重现。分析影响杨氏夫妇态度资源翻译决策的决定因素,发现主要包括:翻译目的、翻译思想、语言差异和译者主体性。
  本文将评价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力图通过描述分析杨宪益夫妇对态度资源的翻译技巧,为今后汉语文学作品中态度资源的英译提供一定参考,推动中国文学实现“走出去”。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诸多国家都走上了政治转型的道路,面临变革有的政党消失了,有的政党却生存了下来,这些政党的不同命运引发人们的深思。本文将选取革命制度党作为个案,总结革命制度党的变化经验,分析它得以生存的原因。  2000年革命制度党下台实现政权交接成为了墨西哥完成政治转型的标志性事件,墨西哥建立并巩固了多党竞争性的政党体制。革命制度党成为了一个普通的竞争性政党,优势地位不在,无论从内部还是外部
学位
婚姻嫁娶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礼仪之一,是人类生生不息最重要的环节。本文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族地中原地区嫁衣服饰入手分析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文化寓意,有实物可考的清末民初的嫁衣是最真实的婚嫁文化体现。笔者通过大量实物分析,从头衣、上衣、下裳、足衣等实物的数据测量,与老照片进行比照,查阅大量文献,从婚服的吉祥文化等方面解析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婚服的形制、图案、寓意等方面的分析、考据,以期传承历史文脉,发
学位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元发展且充满自由选择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消费已成为时代关键词。网络文学作为当下文学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从结构上看,本文首先是以符号为线索,对鲍德里亚、布尔迪厄、费瑟斯通的消费理论进行线性梳理,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得出西方后现代符号消费理论内部的发展与流变。总的说来,从鲍德里亚到费瑟斯通,西方后现代符号消费理论家对符号的认识经历了从全
学位
学位
称谓语作为日常交际中不可或缺的高频词汇,学界对其研究成果斐然,包括称谓语的界定、泛化、增生、隐退,及网络新兴称谓中的单个称谓或单个称谓词群,研究成果颇多,但对网络语境下泛化的亲属称谓词群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文以当代汉语中衍生出的泛亲属化称谓词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典型附缀式亲属称谓词“小哥、大哥/大姐、大妈、叔、爷”,以现代汉语词汇学、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维度
学位
学位
学位
陈东东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位极具代表性的诗人。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催动着处于停滞状态的中国城市化进程。而随着城市建设的重启,城市文化也随着恢复了生机活力,大量现代城市经验源源不断地充实着新一代作家的写作素材,扩大着他们的创作领域,为城市作家群体提供了广阔的时代舞台。文学发展的策源地开始从农村转向城市,一场城市文化的复兴拉开帷幕。作为城市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诗人也深受城市文化的影响,
学位
接受美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想。其主要观点是文学研究不能只以作品为中心,而应该把读者也作为对象,也就是说要重视作品的信息的反馈系统。而接受美学指导下的翻译研究也不同于传统的翻译研究,它将文本意义重新定义。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为读者而创作的,那么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译语读者接受和理解。至此读者在文学翻译研究中的主体地位开始凸显。在如今倡导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大环境下,越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