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浪潮席卷下跨国界、跨地域的思想文化日益频繁的交流交融交锋中价值观的新较量和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里思想意识与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新形势,是当前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绕不开的现实场域和历史课题。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是使公民形成对国家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并最终确立与成为一个国家合格公民需要相符合的行为规范、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等,进而内化为公民的内在核心价值观念。进一步探索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大战略地位:加强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加强公民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力;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环节和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需要;是多元文化背景下塑造民族精神家园的客观需要;是当前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要求和价值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完整体系的形成做了充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基,是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发展、完善的灵魂。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而且永恒的教育方法、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是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可以汲取丰富营养的重要源泉。中华传统文化在仁爱诚信观、公正法治观、和谐观、群己观、德育观等方面为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许多有借鉴意义的文化资源和重要启示。辩证合理、去芜存菁的荟萃和借鉴国外相关学科的理论成就和实践精华对我国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国外学界形成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思想流派,其人文主义教育观、社群主义教育观、多元文化主义教育观等教育理念和价值澄清理论、道德认知理论、品格教育理论等教育理论,都有各自不同的可取之处,值得我国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辩证的吸收和借鉴。多元文化是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新的文化背景。各文化主体共同存在于一个时代的社会中并构成了互动的文化系统,在坚持主流文化前提下多种文化并存、交融和共同发展。与传统社会里面同质化的一元文化不同,多元文化的典型特征是多元共存,呈现出多向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主要体现为:主体多元共存、性质差异共存、动态流动共存和交融争锋共存。多元文化的实质是价值观的多元化。文化领域内的新变化对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的机遇和挑战是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机遇有:教育观念更新上崭新的思想基础、教育内容上更加多元化的选择余地、教育范围上宽广的全球视野、教育渠道上更为多样的教育手段等。同时,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仍旧面临着多元价值取向与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张力摩擦,导致了认同危机和对意识形态、道德观念的冲击。近年来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及相关探索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研究方兴未艾,践行探索亦是日不间断。但同时仍旧存在许多问题:时代变迁带来的价值选择上的冲突与张力、应对复杂社会环境的能力亟待加强、教育内容在普及化和大众化方面尚需着力破解、教育手段和渠道的多样化需要继续探索。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关系和原则的处理是对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规律性的把握。要处理好“一元指导和多元共存”这一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大关系:既坚持一元主导,保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又要坚持多元共存,在尊重相互之间差异性中增进价值共识;同时要保持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和多元文化及价值观之间、多元价值观之间适度而合理的张力。此外,还要处理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重大关系。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中华民族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之间关系的实质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西方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者之间的关系图谱。在处理当代公民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观之间关系时要在现代性与传统性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批判的继承与创新;在处理我国公民核心价值观与外来文化和价值观的关系时,要在世界性与民族性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批判的开放与包容。要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三者的兼和并存、综合创新。同时,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坚持和把握好一系列的基本原则:要坚持公民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调统一的原则;坚持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然性与应然性相一致的原则;坚持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共识性和包容性相依存的原则。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和现实出发点的,必须时时刻刻体现出对“人”这一教育主体的关切。作为价值主体间的交往实践活动,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具有主客体一致性。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处理好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即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在主体的内在价值和利益相协调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建立起自我认同与价值共识,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是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价值共识的目标指归,在教育主体的建设方面应做到:在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观念上,要帮助教育主体形成正确合理的自我认同;在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范式选择上,要采取灌输与主体性培养相统一的教育方法;在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取向上,要构建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底线价值取向;在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利益上,要夯实个体主体与群体主体相协调的利益基础。公民对核心价值观认同与否、认同程度的高低,需要通过外化于行而内化于心,实现真正的知行统一。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牵涉多方位、多向度时空的复杂体系,要把整个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不同环节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密切关联的多方面因素的联动作用,以达到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思路举措的探索需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教育视野上,分别从历史、现实、未来和虚拟生存的视角构建起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历史空间、现实空间、未来空间和虚拟空间相结合之.“四维空间”,要树立:深入了解历史、具备科学历史观的历史视野;把握客观现实、具备科学时代观的现实视野;面向未来发展、具备科学未来观的未来视野;关照虚拟生存、具备正确网络观的虚拟视野。第二,在教育环境上,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之“四维合力”,其中:社会教育是培育良好社会公民核心价值观风尚的重要途径;学校教育是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渠道;家庭教育是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期阵地;自我教育是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高境界。第三,致力于全方位拓展和丰富公民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的“多维渠道”,要建立起:目标明确、丰富内容、形式创新的建构渠道;贴近大众、融入生活、塑造风尚的普及渠道;宣传引导、榜样示范、实践养成的培育渠道;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时间的突破渠道;制度规范、评价激励、条件支持的保障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