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宫颈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早诊早治被公认为是宫颈癌最有效的防治手段。我国的“早诊”手段主要是进行子宫颈癌筛查。组织病理学诊断是确诊宫颈病变类型及程度的金标准,但病理医生之间对各级别SIL,特别是CIN Ⅱ诊断的一致性差,可重复性低,其受多种因素干扰,病理医师的主观因素占比重。患者的个性化“早治”方案依赖于精准的组织病理诊断。本研究拟通过对不同病变程度的宫颈鳞状上皮组织进行P16、CK7和HPV-L1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在宫颈鳞状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更可靠的生物标记物及检测方案,降低病理医生主观因素造成的诊断误差,提高各级别宫颈鳞状上皮病变诊断的精准性和可重复性,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就诊,于门诊检查或住院治疗的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67例,以及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良性宫颈疾病(慢性宫颈炎)的患者16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各个病例中P16、CK7和HPV-L1的表达情况。对实验结果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组间阳性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不满足卡方检验条件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指标间的关联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使用KAPPA一致性检验来检验各组合指标与病理诊断金标准一致性;三个指标在各级别CIN的表达情况采用ROC曲线分析,通过分别计算各单个指标及其组合指标的ROC曲线下的面积(AUC)进行比较。检验水准α设置为0.05,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P16在慢性宫颈炎组织、CIN Ⅰ、CIN Ⅱ和CIN Ⅲ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33.3%、91.7%和94.6%,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60,P<0.001),CIN分级越高的患者P16阳性表达率越高。其中,CIN Ⅱ和CIN Ⅲ组差异统计学分析下P=0.6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四组别CK7总阳性表达率从慢性宫颈炎、CIN Ⅰ、CIN Ⅱ到CIN Ⅲ依次是6.2%、16.7%、83.3%、91.9%;各组间表达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5.417,P<0.001)。3.HPV-L1在慢性宫颈炎组的阳性表达率为93.8%,CINⅠ和CIN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和16.7%,CINⅢ的阳性表达率10.8%,随着宫颈病变分级的增加,HPV-L1阳性表达率呈现出下降趋势,各组间HPV-L1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CK7、HPV-L1和P16单独检测CIN的灵敏度分别为85.16%,88.35%和87.64%;特异度分别为59.37%、47.39%和52.18%。5.CK7单独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55,HPV-L1单独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78,P16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63,CK7、HPV-L1和P16在CIN诊断中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6.与其他组合方式相比,CK7、HPV-L1联合P16检测的灵敏度明显较高,但特异度略低于其他组合,CK7、HPV-L1联合P16检测CIN的曲线下面积为0.978,与其他组合方式的曲线下面积比较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K7在慢性宫颈炎组织、CIN Ⅰ、CINⅡ、CINⅢ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CK7表达与CIN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推测CK7在准确诊断不同级别CIN中有重要价值。2.P16的表达随宫颈病变程度增加而增加,其阳性表达率CINⅢ>CINⅡ>CINⅠ>慢性宫颈炎组织,P16表达与CIN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16在鉴别诊断不同级别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有重要意义。3.HPV-L1的表达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降低,CIN的HPV-L1阳性表达率低于慢性宫颈炎组织,HPV-L1表达与宫颈病变程度呈负相关,推测HPV-L1或可作为鉴别诊断各级别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新生物指标。4.CK7、HPV-L1和P16三者联合检测,更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各级别宫颈鳞状上皮病变,并针对宫颈鳞状上皮病变进行准确分级,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