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最为珍贵、不可再生和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我国土地资源原生环境由于人口压力与现存的诸多问题已变得异常严峻,并且由于“公地的悲剧”的急剧上演,转而引发我国土地资源次生问题的发生,而这一切的症结是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所致,因此,土地产权制度的更新就是必然的趋势。总而言之,在中国既有的社会制度层面下,土地的私有化是有所限制的,政府规制虽然说也能取得一定程度的优化,但也终究不能抵御土地环境恶化的急剧提升。因此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势成必然,这种创新应以保护土地资源的良好有序利用为基础,尝试土地产权制度的局部微调为手段,逐步达成一种有利于环境、有利于生态、有利于经济的新型土地产权制度。就目前中国土地的生态环境状况而言,这种做法不但是迫在眉睫而且也应该是众望所归的。 在对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环境保护之间的逻辑联系的系统梳理中,我认为现有的土地产权制度缺陷导致了环境恶化的加剧,所以急需完善我国的现行土地产权制度。在第一部分中,提出了主要研究对象:土地环境治理激励机制,并分别阐述了研究的目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土地环境之现状以及现行土地产权制度,首先对土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分别描述了我国的原生土地问题以及次生土地问题,最后在分析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下的土地产权制度,主要为土地产权制度中的两个方面,即土地所有权制度以及土地使用权制度。 第三部分主要阐述我国现行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环境恶化二者之间的逻辑联系,即我国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导致土地环境之恶化。我国土地产权制度还较不完善且存在较多的缺陷,加之我国土地产权的所有制制度,可判定我国的土地富具“公地”特色。由于我国土地具有“公地”之色彩,不管从经济学还是社会学等学科考量,那么也将无可避免地导致“公地的悲剧”。 第四部分为寻求土地环境良性发展之路径分析,就这一部分而言,主要分析土地产权制度的局部微调、环境治理者受益、土地资源治理激励机制之先位遵循原则等三条路径的必要性、正义性。 第五部分提出建构以土地产权为中心之激励机制,其中首先阐述的是微调土地产权,提高土地所有权人或土地使用权人保护土地的积极性;第二,阐述确定土地治理者的产权利益分配,土地治理者可以基于治理行为获得土地耕作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的优先设立权、土地产权制度之经济激励等。最后主要提出的激励机制也是对于政府的一种限制,即土地征收必须遵守严格程序。 第六部分,通过以上各个部分的相关论述,总结了解决我国土地环境问题的几条路径,也就是以土地产权制度为中心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