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理密植是提高作物产量最重要的栽培措施。调整棉花株行距配置是实现合理密度与机械化管理新技术相结合的重要手段。适宜的种植密度可显著改善作物冠层结构和群体光合能力,有助于作物高光效冠层的形成,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以棉花叶片的光合能力光响应调控为核心,以群体的光合适应性调节为主线,系统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棉花叶片和群体的光合作用特征,不同冠层结构群体干物质累积和铃叶空间分布特征及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本研究,明确了棉花通过调节比叶重影响叶片氮素和光合氮素冠层空间分布,进而优化叶片和群体光合能力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