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韦伯社会技术思想的哲学探析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haifeng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时代是以科学技术为大背景的知识经济时代,对自然技术、社会技术进行哲学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社会技术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实用性工具,是人们用以改造社会世界、调整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控制社会运行、维系社会秩序的实践性知识体系。社会技术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发展也系于对社会技术的选择、应用与创新。社会技术哲学要发展、要提高、要实用,就有必要对世界级思想大师有关社会技术哲学问题进行解读和探析,闪耀他们社会技术哲学思想的光芒。   马克斯.韦伯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被视为社会学科学界的巨人。然而,在其庞大的社会学理论体系中所蕴含的社会技术思想,却是我们研究社会技术哲学不可或缺的宝贵理论资源。为此,要深入挖掘马克斯.韦伯社会技术哲学思想的精华,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思想借鉴。   本文立足于马克斯.韦伯的大量著述,对其社会技术思想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和深入的哲学反思,借鉴了国内外关于韦伯思想研究的原始文献和最新研究成果,以此作为立论和推理的现实依据,找到了韦伯社会技术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本文通过对“合理性”概念的历史性追溯,挖掘出了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和新康德主义对韦伯社会技术思想合理性的理论支撑,进一步地论证了韦伯的社会技术在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认识的前提和基础时,运用的多种社会技术工具的主体性倾向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的继承并有所补充,这一切构成了韦伯社会技术思想的认识论基础。继而本文从方法论视角,揭示了韦伯用“理解”来调和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对立的社会技术方法论途径,详实地论证了韦伯建立在“价值关联”和“价值中立”两个方法论原则基础上的社会技术方法论体系。并以此为根基,从管理技术、法律技术、道德技术等社会技术存在者层面,阐释了韦伯对社会技术本质的分析;在高度关注社会技术发展动力与社会技术系统、社会生活秩序与个人之间的张力、社会技术与社会关系等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韦伯社会技术观;并且从社会技术化的主体性规则与社会规范两个创设性问题上,诠释了韦伯社会技术思想对社会现实矛盾的关注。最后,本文对韦伯社会技术思想研究着眼于社会技术创新本身、着眼于中国制度创新相结合、着眼于实践科学发展观相适应,通透了韦伯社会技术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蕴,为社会技术哲学研究提供一个永恒的主题。
其他文献
“虚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此概念在道家理论体系中一诞生就已经预设了它非凡而独特的文化价值。“虚静”在一开始主要是作为心性理论和人生哲学问题被提出的(这是
学位
恩斯特·卡西尔是著名的新康德主义哲学家,而追溯卡西尔新康德主义哲学的溯源,就不能不提到让·雅克·卢梭。卡西尔关于卢梭研究的主要著作有《卢梭问题》,《启蒙哲学》,《卢梭·
根据液液部分互溶二元合金系相图偏晶点和会溶点的温度与组成数据,应用遗传算法求解NRTL方程中的能量参数(g21-g11)、(g12-g22)和有规参数α12之值,进而计算该类体系组分的活度系数,并以ZnPb液液部分互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身处汉唐以降儒学式微的时代,深感传统儒学特别是专注于名物考证的章句之学无补于世,所以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学学者进行了复兴儒
学位
对于同一性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一般认为,赫拉克利特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的论断已经给出了同一性的基本概念,即同一性就是某物与自身的绝对同一。但是这一概念却长
学位
20世纪70年代,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多元文化共生状态的形成,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众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意义和归属感丧失的危机,于是共同体主义复兴,身份认同理论出现。鲍曼
学位
本文除了对当代西方后现代神学家马克.泰勒(Mark.C.Taylor,)的学术生平和解构非/神学的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之外,还以泰勒最为核心的解构神学著作:《犯错:一种后现代非/神学》
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孟子的民本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本文认为,孟子以“性善”论为依托,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