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墨玉县波斯坦库勒生态产业示范区作为试验地,运用生态学方法和原理,根据试验区生态系统特征构建墨玉县荒漠区人工林生态效益评价体系,以墨玉县荒漠区人工林生态效益评价为目标层,森林生态稳定性、固碳释氧、土壤改良、土壤涵养水源为准则层,森林生物生产力、林分郁闭度、灌草总盖度、固碳量和释氧量、土壤有机质及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及凋落物持水量等12个主要因子为指标层,对墨玉县荒漠区六种典型林分人工林: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纯林、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eded.)纯林、新疆杨(Populus alba var.pyramidalis Bunge)纯林、沙枣×新疆杨混交林、沙枣×柽柳混交林、沙枣×新疆杨×桑树(Morus alba L.)混交林)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墨玉县荒漠区人工林六种典型林分中,新疆杨纯林在墨玉县荒漠区表现出来的生态效益评价为最优,说明新疆杨兼顾了森林生态稳定性、固碳释氧、土壤改良和涵养水源各个方面的效益,这种林分结构适应当地环境,生态效益功能发挥显著。当关注具体单项效益时,则人工林树种选择有所不同,在关注森林生态稳定性方面时,应选择以新疆杨纯林为主的人工林模式;在关注固碳释氧方面时,应选择以新疆杨纯林为主的人工林模式;在关注土壤改良方面时,应选择以沙枣×柽柳混交林为主的人工林模式,在关注土壤涵养水源方面时,应选择以柽柳林为主的人工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