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超声评价胎儿骶椎的骨化时间及骶椎长度随孕周的变化。明确正常胎儿不同孕周可观察到骶椎的个数,分析骶椎长度与孕周、双顶径和股骨长的相关性,并与异常组(骶骨发育不全)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超声科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422名孕妇(正常组419例,异常组3例),孕周16~35周,孕妇年龄20~35岁,均为单胎,末次月经明确,胎儿各生长指标与停经孕周大致相符,脊柱骶尾部结构显示清晰。应用GE公司Voluson E8及E10超声仪,利用腰骶关节成角计数骶椎骨化中心法和三维超声计数骶椎骨化中心法,对不同孕周胎儿骶椎骨化中心出现的个数进行计数,并测量第一骶椎(S1椎体)到最后一个骨化中心末端的距离。与孕周、双顶径及股骨长的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总结异常组的产前声像图特点,计数其骶椎个数,测量骶椎长度,并与相同孕周的正常组胎儿进行对比。结果:1.本研究收集正常组胎儿419例,符合标准纳入统计学研究有394例。16周胎儿25例,仅10例骶椎显示清晰,显示率为40%,17周胎儿25例,仅15例显示清晰,显示率为60%。16周时S1、S2椎体均可见,17周时所有胎儿都可见到S3椎体。骶椎的骨化时间也存在个体差异,S4椎体最早可于17周被观察到,到20周时全部出现。S5椎体最早可于21周出现,并随孕周的增加S5椎体出现的百分比逐渐增大,31周时全部胎儿均可显示。2.正常胎儿骶椎长度与孕周、双顶径及股骨长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4、0.897和0.904(P<0.05)。3.本研究收集3例异常组病例,其骶椎长度均不在正常值95%的可信区间内。其中按照病例1、2的孕周,至少应观察到S4椎体,但仅显示S1、S2椎体,且腰骶尾部僵直,不能观察到骶尾部的自然上翘。病例3为典型的骶骨发育不全,脊柱明显缩短,所有骶椎均观察不到,髂骨翼接近,呈“盾牌样”,同时引产结果还显示患儿双下肢肌肉菲薄、下肢盘曲似蛙状,以及肛门闭锁。结论:1.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超声可以对胎儿骶椎的发育进行评价,为诊断骶骨发育不全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2.不同孕周可观察到骶椎椎体的数目不同。16周时S1、S2椎体均可见,17周时S3椎体均可见,到20周时S4椎体均可见,S5椎体出现的时间个体差异性较大,从21周至31周不等。3.随胎儿孕周、双顶径及股骨长的增长,骶椎长度也逐渐增大。骶椎发育不良的患者骶椎长度明显小于该孕周正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