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是指因心理应激、大型外科手术、严重创伤或其他危重疾病导致的胃、食管或十二指肠等胃肠道黏膜的急性糜烂、溃疡等,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应激性溃疡已逐渐成为临床多发病。胃肠疾病产生时不仅会表现胃肠道自身的症状,还经常伴有睡眠障碍,《黄帝内经》中也有记载“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理论,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之间存在着双向沟通的神经-内分泌网络,即“脑-肠轴”,并且发现其与中医“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之间具有相通性,胃肠疾病与睡眠障碍通过“脑—肠轴”存在某些内在联系。其中胃泌素(gastrin,GAS)、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和褪黑素(melatonin,MT)作为重要的脑肠肽不仅在胃肠运动和睡眠中起重要作用,三者之间还存在密切联系。中医学上讲,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是后天之本。若脾胃虚弱、生化不足、心神失养,或升降失司,胃气上逆,或痰火内生,上扰心神等均能导致不寐。然而关于胃肠疾病影响睡眠的发病机制,胃泌素、生长抑素和褪黑素作为重要的脑肠肽对胃与睡眠起何种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刺调节胃肠疾病与睡眠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因此本实验选择束缚-浸水法(Restraint water-immersion stress,RWIS)造SU模型大鼠,采用针刺疗法,进一步探讨应激性溃疡与睡眠的相关性及针刺治疗的作用机制。[目的]通过研究应激性溃疡如何影响大鼠睡眠,以及针刺“足三里”穴、“中脘”穴对应激性溃疡模型大鼠脑组织和外周血中胃泌素、生长抑素和褪黑素含量的影响,探讨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针刺治疗胃肠疾病和由其引起的睡眠障碍的作用机制,从脑-肠轴角度,探讨胃与睡眠的相关性,为“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提供基础研究支持。[方法]雄性、健康、清洁级SD大鼠28只,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治疗组、药物治疗组,每组7只。采用束缚-浸水应激法造大鼠应激性溃疡模型;针刺治疗组选用“中脘”穴、双侧“足三里”穴,每日针刺治疗一次,每次留针20分钟,每5分钟行针30秒;药物治疗组选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剂量0.2mg/kg),每日一次灌胃给药,干预5天后取材。取材前,按40mg/kg剂量,予大鼠腹腔注射2%的戊巴比妥钠溶液诱导睡眠,记录各组大鼠睡眠持续时间;Guth法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ulcer index,UI);HE染色法观察光镜下大鼠胃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和丘脑中胃泌素、生长抑素和褪黑素的含量。[结果](1)睡眠持续时间:模型组大鼠睡眠时间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针刺治疗后睡眠时间明显延长(p<0.05);药物治疗组同模型组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刺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大鼠比较,睡眠持续时间显著增加(p<0.05)。(2)胃黏膜损伤指数:模型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造胃溃疡模型成功;针刺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大鼠损伤指数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针刺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胃黏膜组织形态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治疗组均有胃黏膜损伤,模型组胃黏膜充血明显,腺胃部可见散在点块状或线状糜烂、出血,黏膜表面溃疡形成,损伤程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针刺治疗组胃黏膜损伤明显减轻,胃黏膜少量充血,糜烂面较小,可见轻度溃疡;药物治疗组胃黏膜充血减少,糜烂面较小,可见少量溃疡。(4)血清、下丘脑中GAS、SS和MT含量:模型组大鼠血清和下丘脑GAS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MT、SS含量显著降低(P<0.01);针刺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大鼠血清和下丘脑GAS含量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1),针刺治疗组大鼠血清和下丘脑MT、SS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1)RWIS法可造成大鼠胃黏膜损伤,形成应激性溃疡,影响大鼠睡眠、减少大鼠睡眠持续时间,睡眠时间与胃黏膜损伤程度成负相关。(2)针刺“中脘”穴、“足三里”穴可降低外周血和中枢胃泌素含量、升高生长抑素含量、降低胃溃疡损伤指数、缩小溃疡面积,减轻黏膜充血、水肿,可有效保护胃黏膜、治疗应激性溃疡。(3)针刺“中脘”穴、“足三里”穴对应激性溃疡造成的大鼠睡眠障碍有改善作用。(4)针刺在治疗胃溃疡和胃溃疡引起的睡眠障碍方面优于药物治疗组。综上所述,针刺足三里、中脘对于治疗胃肠疾病、抑制胃酸分泌,减轻黏膜损伤有一定的效果,并能通过“和胃”来达到“安神”的目的,可以有效改善睡眠状态,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神经内分泌网络降低中枢和外周胃泌素含量和增加中枢和外周生长抑素、褪黑素含量,调节脑肠轴,恢复神经内分泌系统动态平衡,促进溃疡修复,改善睡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