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兰·巴尔特是当代著名的结构主义符号学思想家,其《叙事结构分析》旨在研究叙事体小说,结合普罗普对于功能的定义以及格雷马斯的行动元概念,拓展出功能层与行动层两个层级对行动以及行动中的人物进行分析。从巴尔特的叙事结构分析视角出发进入中国当代作家刘震云的作品《一句顶一万句》与英国著名作家毛姆的作品《人性的枷锁》两部文本,会发现二者皆以中性的写作态度立体构建出了人性中的刻骨孤独、周遭复杂各异的人性以及对于人生意义的追寻,虽其产生的国度不同、文化不同、作者所处的年代也不同,但其所表达的人性中的孤独感以及人性中丑陋的部分是永恒的可以激起阅读者共鸣的中心议题。“寻找”这一行为贯穿二者始终,是二者最核心也是最基本的功能单元,主人公像芸芸众生一样,或者在寻找一种精神共鸣,或者在寻找一种意义归属。而在主人公进行目标寻找或目的地抵达的过程中,对于主人公达成愿望的过程产生辅助或者阻碍力量的人物构成了故事的行动层,而叙事者的叙事视角、作者介入写作的方式则构成了文本的叙事层。在对于意义的寻找过程中,两部文本的作者都构建出了人性中具有普遍性的符号:人性中的孤独、丑陋以及人生意义的虚无。这种孤独感伴随着主人公追寻意义的整个过程,渗透在文本的各个部分,构成了巴尔特所讲的文本主题。作者都将笔墨集中于人性中极尽丑陋的一面,通过象征符码表现出人性的吝啬、自私、贪婪和对于爱的解构等等,并且作者都给予了文本结局一种开放性:即意义的虚无和主人公追寻行为的无限延续。除却对于人性描写的共性之外,两部文本都体现出了与《圣经》的互文交织以及中性的写作风格。互文性理论与中性写作观为文本批评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它使得文本批评不再完全以作者为核心,并且为创作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创作者不应受到风格、经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而应在创作中实现一种零度写作。这是对传统文学创作以及文本批评观念的一种批判,是一种观念的进步,但这种观念不应被扩大到极致,所以我们应对其抱有同样批判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