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管癌是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文献报道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胆管癌特殊的解剖位置和生物学特性,其治疗效果差,虽经数十年努力,胆管癌治疗的预后并无明显改善。随着胆管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从基因水平探索其治疗方案,封闭单个基因表达的反义概念由Zamecnik和Stephenson首次描述,20多年来,许多研究证明反义寡核苷酸(ASODN)有特异性抑制基因表达的能力。本研究用免疫组化法证实了胆管癌组织中Bcl-2蛋白呈高表达,评价了Bcl-2表达在胆管癌发生及预后推测中的作用;进一步通过实验肯定了Bcl-2 ASODN特异性抑制Bcl-2表达的能力;观察了Bcl-2 ASODN对化疗药物足叶乙甙(VP-16)抑制胆管癌细胞生长和诱导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了Bcl-2 ASODN作用的分子机制,为胆管癌的反义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第一章 胆管癌组织中Bcl-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正常胆管和胆管癌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分析胆管癌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与胆管癌临床病理参数及其术后生存率的关系,探讨Bcl-2表达在胆管癌发生、发展的作用,评价其在胆管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胆管癌和10例正常胆管石蜡切片标本中Bcl-2蛋白的表达,SPSSl3.0统计软件分析其表达与胆管癌临床病理参数和术后生存率的关系,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结果:胆管癌组织中Bcl-2阳性表达率为47.2%(17/36),正常胆管组织Bcl-2的阳性率10.0%(1/1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分化的胆管癌Bcl-2阳性表达率75.0%(6/8)与中分化者46.2%(6/13)和高分化者33.3%(5/1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cl-2阳性表达率在肿瘤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Bcl-2阴性组术后1、3、5年存活率分别为82%,55%和25%,中位生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