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蝴蝶兰(Phalaenopsis amabilis)种子幼胚无菌体系为试验材料,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对蝴蝶兰ACS反义基因的遗传转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以授粉过的蝴蝶兰唇瓣为材料进行了ACS基因的克隆研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蝴蝶兰再生系统的优化。通过不同激素配比、天然附加物的筛选建立了以淡黄色、细小原球茎为受体系统,并通过对比不同激素浓度、吸附剂、接种处理方式、光照强度及继代时间、培养方式等影响因素,优化蝴蝶兰转基因受体系统。结果表明:在暗室条件下于KC+6-BA6.0mg/L+NAA0.2mg/L+AC0.5mg/L+Pj100g/L培养基中培养50d可诱导出蝴蝶兰细小原球茎,并适合其增殖;在光照培养条件下于KC+6-BA3.0mg/L+NAA0.5mg/L+AC1.0mg/L+Pj150g/L有利于原球茎的分化出芽,于KC+6-BA2.0mg/L+NAA0.5mg/L+AC1.0mg/L+Pj150g/L培养基上有利于芽苗生根壮苗;去掉顶端的细小原球茎适宜作为蝴蝶兰遗传转化的直接受体;蝴蝶兰原球茎对卡那霉素不大敏感,500 mg/L才能使原球茎致死,但150mg/L就能限制其生根,因此,150mg/L卡那霉素可作为生根培养时的选择压进行抗性筛选。2以根癌农杆菌介导的ACS反义基因导入蝴蝶兰,并对转化体系进行了优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稳定转化试验条件为不经预培养的蝴蝶兰原球茎,侵染前采用去掉顶端或针刺的处理方式,并在附加0.2 mg/L甘露醇的高渗固体培养基前处理4h,农杆菌重悬液浓度为OD6000.3左右,接菌时间为20 min,在25℃黑暗条件下于KC+6-BA6.0mg/L+NAA0.2mg/L培养基中共培养4 d,共培养培养基pH值为5.4。3建立了蝴蝶兰抗性原球茎筛选的技术体系,获得了再生植株,并进行转基因检测。对转化ACS反义基因的转化体进行抗性筛选及转基因植株再生研究,对原球茎再生植株叶片进行GUS稳定表达检测。采用延迟筛选法先对侵染过的原球茎在KC+6-BA6.0mg/L+NAA0.2mg/L+AC0.5mg/L+Pj100g/L+200mg/LCef培养基上进行恢复生长一个月,再置于KC+6-BA6.0 mg/L+NAA0.2mg/L+AC0.5 mg/L+Pj150g/L+Km500mg/L+Cef200mg/L培养基下筛选一个月,选择后的原球茎置于附加200mg/LCef的KC+3.0mg/L6-BA+NAA0.5mg/L+AC 0.5mg/L+Pj150g/L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出芽培养,将分化的植株转移到加有150mg/L卡那霉素和200mg/LCef的KC+6-BA2.0mg/L+NAA0.5mg/L+AC1mg/L+Pj150g/L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共获得了7株具卡那霉素抗性的小植株,经GUS组织化学检测,gus基因已整合进蝴蝶兰。4蝴蝶兰唇瓣ACS基因保守序列的克隆研究。利用改良Trizol法建立了蝴蝶兰花瓣(唇瓣)总RNA提取和纯化方法,解决了蝴蝶兰花瓣中组织器官内多糖、多酚类物质的干扰问题。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得到在蝴蝶兰授粉48h后唇瓣中特异性表达的ACS基因保守序列。DNA序列分析表明,所获得蝴蝶兰的ACS cDNA的序列全长为925bp,可能编码308个氨基酸。该序列与已发表的ACS基因有很高的同源性。本研究对转基因技术在蝴蝶兰品种改良上有重要意义,并为蝴蝶兰转基因的研究提供了技术平台,同时为进一步构建自身载体,探讨表达调控的相关机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