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阅读、整理大量文献后,发现学术界普遍认可社会比较对亲社会态度的影响,但是国内外学者对于移情在其中作用机制上存在一定的争议——社会比较后移情是升高还是降低。另外,以往相关研究以单维为主,而大学生的社会比较存在多维性,不同方向、内容的社会比较与亲社会态度(内隐、外显)的关系复杂,有待深入研究。故本研究探讨不同社会比较方向对大学生亲社会内隐、外显态度的影响差异,进而研究不同比较内容与比较方向对亲社会态度的交互作用,并验证移情在多维社会比较与亲社会态度(内隐、外显)之间是否都存在中介作用。研究方法: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247名大学生先后进行三次实验的研究,每个被试只参与一次实验,采用E-Prime2.0心理实验软件进行设计程序。45名学生参加实验一,探讨学业成绩比较方向对移情、亲社会外显态度、内隐态度的影响,验证移情的中介作用;100名学生参加实验二,探讨人际关系比较方向对移情、亲社会外显态度、内隐态度的影响,验证移情的中介作用。102名学生参加实验三,探讨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的社会比较方向对外显态度、内隐态度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1.实验一(1)学业成绩不同比较方向对亲社会内隐态度存在显著性的影响(p<0.05),大学生社会比较降低内隐态度,内隐态度降低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向上组、向下组、平行组。(2)学业成绩不同比较方向对亲社会外显态度存在显著性影响(p<0.05),外显态度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向下组、平行组、向上组。(3)学业成绩不同比较方向对移情存在显著性影响(p<0.05),移情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向下组、平行组、向上组。(4)移情在学业成绩的比较方向对内隐态度的影响上不起中介作用。移情在学业成绩的比较方向对外显态度的影响上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31.95%,95%的置信区间为[-0.341,-0.020],向下比较组的移情水平、外显态度提高了,向上比较组的移情水平、外显态度降低了。2.实验二(1)人际关系不同比较方向对亲社会内隐态度存在显著性的影响(p<0.05),大学生社会比较降低内隐态度,向上组的内隐态度降幅大于向下组。(2)人际关系不同比较方向对亲社会外显态度存在显著性影响(p<0.05),其中向下组的外显态度高于向上组。(3)大学生人际关系不同比较方向对移情水平存在显著性影响(p<0.05),其中向下组移情水平高于向上组。(4)移情在人际关系的比较方向对内隐态度不起中介作用。移情在人际关系的比较方向对外显态度的影响上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41.7%,95%的置信区间为[-0.473,-0.033],向下比较组的移情水平、外显态度都提高了,向上比较组的移情水平、外显态度都降低了。3.实验三(1)学业成绩比较、人际关系比较对内隐态度的主效应显著(p<0.05),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2)学业成绩比较、人际关系比较对外显态度的主效应显著(p<0.001),交互作用显著(p<0.05);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学业向下人际向下组、学业向下人际向上组、学业平行人际向下比较组、学业向上人际向下组、学业平行人际向上组、学业向上人际向上组。(3)结合(1)(2),学业成绩比较、人际关系比较对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影响不一致,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的比较,内隐态度在社会比较后是下降了,然而被试的外显态度进行向下的社会比较后是提高的,进行向上比较后外显态度是下降了。研究结论:(1)无论比较内容是学业成绩还是人际关系,社会比较降低了大学生助人的内隐态度。(2)无论比较内容是学业成绩还是人际关系,向下的社会比较提高了大学生移情水平、助人的外显态度,向上比较降低移情水平、外显态度。(3)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的社会比较方向对亲社会外显态度、内隐态度影响不一致:向上、向下的社会比较降低了内隐态度,但向下的社会比较提高了外显态度,向上的社会比较降低了外显态度。(4)移情在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的社会比较方向对内隐态度的影响不起中介作用;移情是在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的社会比较方向对助人外显态度的影响上起中介作用。(5)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的比较方向对大学生亲社会内隐态度的主效应显著,交互作用不显著。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的比较方向对大学生亲社会外显态度的主效应显著,交互作用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