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燕卜荪“复义”理论在中国古典诗歌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是研究者们以燕卜荪“复义”理论为参考依据,加上对中西两大诗学体系中的文论思想、文字意象的理解,最终具现于理论阐发与文本批评的。对该理论的译介和应用进行一次梳理和总结,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西诗学观念双向阐发与沟通的途径,并帮助探索一条在对话中求同存异——“异同全识并用”的跨语际研究新模式。 笔者试图从此出发,进行一次系统的探析。 第一章是引言,主要交代该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并提出问题。这一部分重在分析燕卜荪“复义”理论在中国的理论形成以及与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结合的过程,并将对“复义”倡导者的实践情况进行概述。 第二章,回答燕卜荪“复义”在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语境中“是什么”的问题。本章重点对“复义”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变迁作较系统的梳理,试图展现“复义”理论在中国接受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具体状态。在本章的最后将试图回答这样的一个疑问,即在中国古典诗歌研究领域中“复义”理论究竟是如何选择其理论立场的。 第三章,回答“复义”在中国古典诗歌研究领域的应用实践“怎么样”的问题。纵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在意识形态上分为大陆与港台两大部分,但在文化基础基本一致的“大中华”语境下,燕卜荪“复义”理论的影响依然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在此前提下,笔者试图以地域为单位来论述研究者们的批评实践。虽然如叶嘉莹、宇文所安等人在国籍等方面并不隶属于“大中华”地区,但由于他们的理论实践在该地区传播范围广,具有较高的参照价值,故本文尝试将他们的实践加入论述之中。总的说来,大陆以钱钟书、王富仁等人为范例,而港台因台湾对“复义”的研究成果之突出,则以台湾研究者为代表。其中港台与欧美研究者喜欢使用的中英互译解析推证的“互文”式比较研究是个较有特色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在应用和理论升华中还曾引发了台湾与香港乃至欧美研究者的大规模论战。这场论战造就了学界关于包括“复义”在内的新批评理论在古典诗歌研究领域中是否有效等问题的思考,并促进了“复义”理论的应用规范和拓展。 第四章,具体分析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在应用燕卜荪“复义”理论时“为什么”会出现问题,并试图提出解决之道。在现代,中国古典诗歌研究领域在应用西方理论进行解读时,时常会被追问“是否有效”。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便要让这个领域的研究重回传统脉络,另一方面也必须认识到,中国传统的文学解析方法存在着逻辑性缺乏等先天性的不足,需要借助新批评等西方文论中独具的分析优势来弥补。 第五章是结语,总结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对“复义”理论应用接受的现实意义。西方文论在汉学研究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和审美生态。在这种乱象之中,文论研究究竟如何转型及突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传播和应用“复义”等新批评理论的研究者们应该积极地由启发者转变为意义赋予者,以理论和文本为起点,为展现文学的开放性与丰富性不断地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