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10月,谭恩美的《沉没之鱼》(英文版)在美国出版,刚一问世便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2006年,蔡骏的《沉没之鱼》中文版在中国问世。与谭恩美不同的是,蔡骏的《沉没之鱼》中文版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声声质疑。质疑源自其封面上的“蔡骏译写”,对于一部作品不采用翻译而用译写(翻译+改写),到底能否反映作品原貌,人们抱有怀疑的态度。然而,《沉没之鱼》确实在中国读者中创造了首印量高达85000册的好成绩。中译本可以说是谭恩美原作的“来世”。本论文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角度出发,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蔡骏译写的《沉没之鱼》中译本。解构主义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法国的一股后现代主义思潮,最早由德里达提出。后来,德里达、本雅明、巴尔特和福柯等人将该理论引入翻译研究,解释语际之间的交际行为。他们都否定传统“忠实”观,否定文本的终极意义,消解原作者至高无上的权威,宣称译者是创造主体,译文是原文的来世,译文延续着原文的生命。德里达认为,翻译具有“延异”的特点,总是一种延迟和变异,必然导致理解和表达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散播”这一概念,即不同读者在阅读同一文本时会有不同的感受。本雅明认为译作是原作的来世,如果没有译作,原作的生命即休止。巴尔特提出“作者已死”的观点,否定作者的权威,宣称译者是创造主体。福柯反对作者是作品的源泉。本文认为,蔡骏的“译写”策略,其本身就是一种解构主义翻译方法。《沉没之鱼》中译本颠覆了传统翻译“忠实观”,宏观方面表现于对原文章节的大幅度调整、段落的重组,微观方面表现于表达法的归化、增加文化特色词语、删除性爱描写与政治敏感语等。该译本赋予了谭恩美原作新的生命:解构主义认为,没有翻译,在目标语言中该作品就不存在。蔡骏的译作如此成功,其本身就是创作的盛举。不仅如此,译作还在结构、语言等方面超越了原作。该译本突出了译者的翻译主体地位,原作本是幽灵小说和旅行小说的综合体,蔡骏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融合自身写作习惯,增加了不少心理悬疑成分。因此,本文认为,蔡骏的《沉没之鱼》中译本是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