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不断增长与国民生活层次的不断提升,国民对公路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希望更加安全与舒适的行车环境。景观绿化作为公路行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也是行业研究的热点,但我国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大多侧重于美化功能,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和作用考虑不足。因此从交通安全的角度,对公路景观绿化设计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论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我国公路交通安全事故与景观绿化关系的基础上,基于交通安全需求,从行车视距、中央分隔带植物防眩与驾驶员心、生理等方面对公路景观绿化设计进行了研究。在分析不同交通组织方式的平面交叉视距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平面交叉景观绿化的控制区域,建立了相关计算模型,提出了控制区域内灌木的最大高度值,乔木的最大株径值、最小株距值和树干枝条的最小高度值。在保障停车视距范围视线通透性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几何模型计算分析,提出了环形平面交叉中心岛景观绿化控制区域和区域内植物最大高度值。在确定标志牌视认距离的基础上,结合驾驶员视觉特性,提出了互通式立交出口前端的景观绿化控制区域长度值。采用车辆减速和换道理论,对互通式立交入口前端主线安全视距进行计算分析,结合匝道安全视距,提出了互通式立交入口端景观绿化控制区域。基于横净距计算模型,提出了弯道内侧和中央分隔带弯道处保证视距的景观绿化控制区域。在分析中分带和同向分隔带开口处车辆行驶特性与驾驶员视觉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景观绿化控制区域。通过建立的中央分隔带防眩植物株距计算模型,提出了最不利情况下平直和平曲路段不同冠幅植物防眩株距值。在考虑公路横坡与植物冠幅因素的基础上,结合路段的平纵面几何参数方程,构建了平直、平曲路段和竖曲线路段植物防眩高度计算模型,并提出了植物防眩高度建议值。提出了标志性植物概念,在分析驾驶员视觉特性和反应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标志性植物纵向布设、横向布设、顶端距路面高度、种类选择、布置形式的控制要求。基于刺激频率与心率下降实验研究,提出了单一绿化段合理长度。结合光线闪烁不适频率和隧道出入口视觉过渡模型进行研究,提出了行道树设置间距和隧道出入口减光段设置长度。在考虑驾驶员视觉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完全遮蔽的理念和遮蔽栽植设置间距。对色彩对比关系和色彩心理学进行研究,提出了绿化植物的色彩选择和搭配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