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SI的动态指纹定位技术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MK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的快速发展,仅靠室外场景的精确定位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口常的生产以及生活需求,室内场景的精准定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室内定位的诸多方法中,指纹定位凭借其简单易实现性和较高的定位精度成为室内定位中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指纹定位根据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在不同的位置具有唯一性的特征,将RSSI作为唯一区分一个位置的指纹。考虑到现有的指纹定位环境自适应性较差,无法动态更新指纹库并增量学习新的指纹数据,本文重点研究了动态指纹定位算法框架(Dynamic Fingerprint Localization Algorithm Frame,DFLAF),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本文采用Zigbee技术构建了指纹数据采集系统,并引入移动节点实时采集位置信息和对应的RSSI向量,构建了动态指纹库。传统指纹定位的数据库往往是一次性采集所有数据,且不再对环境中的数据进行更新;本文所构建的数据库利用移动节点定期采集新的指纹数据,对原有指纹库进行更新和扩充,使得指纹数据库总是与当前环境保持高度一致性。其次,本文基于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KF)和自组织神经网络(Self-Organizing Incremental Neural Network,SOINN)算法,实现了动态聚类。卡尔曼滤波算法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新旧指纹的融合,即当前位置如有若干条新旧数据同时存在,则利用该算法融合成一条指纹数据;自组织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在线性、增量性和空间邻近性,能够在保持原有训练结果的基础上增量地训练新数据,并通过拓扑表示将空间上相邻的点聚在一起,因此特别适合作为指纹定位的聚类算法。最后,为了进一步提高指纹定位在线阶段的定位准确度,本文根据核密度回归算法(Kernel Density Regression,KDR)对径向基神经网络(Radial Basis Function,RBF)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新的RBF权重获取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比采用最小二乘法获取权重具有更好的定位精度。大量的对比实验表明,本文所提出动态定位算法框架DFLAF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一方面,该算法框架能够动态处理指纹数据,降低了新增数据的训练时间;另一方面,与原有指纹定位算法相比,该方法维持了较好的定位精度,并有一定程度的精度提升。
其他文献
研究并实现了基于开源软件iperf的分布式网络性能测试系统。介绍了网络性能测量的基本内容,详述了server和agent的设计,以及server和agent之间的交互过程和通信协议。最后,使
目的探讨应用羟基磷灰石纳米材料和超液化碘油混悬液栓塞治疗,对肝癌组织表达CD147的影响。方法30只接种VX2肿瘤系的荷瘤兔随机分为3个治疗组:对照组;超液化碘油组;纳米材料
以5年生’红阳’猕猴桃植株的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花色苷含量的动态变化与其生物合成降解途径相关酶PAL、CHI、DFR、UFGT、花色苷β-半乳糖糖苷酶、花色苷β-
在我国当今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企业管理和工商管理等相关学科的不断进步和成熟,企业管理者对公司的财务管理越来越重视,财务管理是企业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分,直接决定
《中国评论》是一份于清末在香港出版的西方世界第一份真正的汉学期刊,是西方了解中国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刊中中国汉语典籍英译涉及范围较广,选取《中国评论》中的中国典籍英译进行比较研究,文本全面,亦具代表性。目前学术界对于《中国评论》研究较少,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对某一方面进行分析,如客家研究、法律文本、汉语语法研究等,而英译研究主要集中于某一类型如文学典籍类翻译研究,还有部分研究统计了所引汉
目的:探讨综合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脱水疗法、牵引、中频、推拿、熏药。结果:600例中,优400例,良180例,可14例,差6例,优良率96.66%。结论
对于软土地基斜坡堤,排水固结、反压平台和加筋层等措施已成为解决整体稳定问题的有效方法。平湖九龙山西沙湾景观配套二期工程的海堤位于软土地基上,堤身高度大,且堤前存在1:3.
疑案是法律规则与事实摩擦的必然产物。"于欢案"等疑案的判决暗合了经济学逻辑。疑案判决是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取舍的结果,是交易成本与误差损失成本之差的利益最大化体现。
保定市思博仪表制造有限公司(简称:思博公司)是保定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一家中小型智能仪表研发生产企业,专业从事电力智能仪表的技术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来,用了
聚合物类阻垢剂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水处理剂,因其效果好、用量少被广泛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以防止出现因管道结垢而造成的管道腐蚀和泄露现象。由于聚合物类阻垢剂在循环水中的分散性较好且难以生物降解,因此,直接或间接地排放废水,会造成水体中聚合物的富集和环境的污染。循环水中聚合物类阻垢剂的去除方法主要包括膜分离、絮凝法、芬顿法等,但此类方法具有操作复杂、成本较高、易引入新的污染物的缺点。为了弥补上述方法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