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虑到当前基坑的现状,很多新基坑的开挖都面临着被既有建筑物包围的现象,然而既有建筑与邻近基坑之间可以说是相互作用的,并不是单单的一方影响着另一方。如何在这种情形之下,安全、经济、合理得处置既有建筑与邻近基坑得相互作用关系具有极其重要得现实意义。本文正是基于这个背景,从既有建筑物桩基础的存在对邻近基坑的影响角度出发,分析总结其相应的变化规律。首先本文依托天地源·曲江香都A区地下车库基坑,根据实际情况构建两个“有桩基础”和“无桩基础”模型,从邻近基坑护坡桩上水平应力、水平位移角度,分析总结桩基础存在与否情况下,其对邻近基坑的不同影响。值得一提的是,此处本文亦设置了两个新的“有桩基础”和“无桩基础”模型,和前面的两个模型相比,这里只是去掉了上部的高层建筑(即建筑荷载)的影响,这样做是为了分析没有建筑荷载,只保留有无桩基础这一个变量时,其对邻近基坑的影响。然后本文分析了建筑桩基础与邻近基坑间的相互影响因素,结合本文主旨,选取了建筑桩基础与邻近基坑之间的水平距离D以及桩基础的长度L两个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探讨这两个因素变化后对邻近基坑产生的影响。最后取得了以下结论:1、上部高层建筑(即建筑荷载)存在时,“有桩基础”模型中邻近基坑护坡桩上水平位移、水平应力大小明显小于“无桩基”模型,故此可知,桩基础的存在可以很显著的降低邻近基坑护坡桩上水平位移、水平应力,归根结底是因桩基础的作用减小了对基坑周边土体的作用,使得基坑周边土体作用在护坡桩上的应力降低。2、去掉上部高层建筑(即建筑荷载)后。“有桩基础”模型中邻近基坑护坡桩上水平位移、水平应力大小依然小于“无桩基础”模型,只是因为没有了上部建筑荷载的影响,护坡桩上水平位移、水平应力大小变化幅度相比建筑荷载存在时较小。一方面说明了建筑桩基础的存在好比在新基坑附近设置了一道新的支护结构,减小了基坑周边土体作用在护坡桩上的应力。另一方面,这也很好的说明了建筑荷载对邻近基坑的影响,建筑荷载存在时,将会增加基坑周边土体作用在护坡桩上的应力,同时,也说明了桩基础在其中扮演着一定的“桥梁”作用,上部建筑荷载通过桩基础与其周围土体相互作用形成的“加固区”将大部分应力传递至桩基础底部土体,降低了荷载对邻近基坑的影响。所以说,桩基础的存在对邻近基坑起着“有利影响”。3、桩基础与邻近基坑之间的水平距离D不同时(本文D最大为50m),由模型整体水平位移云图可知,桩基础以及护坡桩一直在限制着最大水平位移区的扩散。当水平距离D增加时,护坡桩上水平位移、水平应力大小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相距越远,位移应力越小”,总体而言,护坡桩上水平位移大小经历四次变化:(1)当D在1倍基坑深度范围内,随D增加,护坡桩水平位移大小在上部越来越大,下部越来越小,曲线形式上看,倾斜程度更大;(2)当D在1~2倍基坑深度范围内,随D增加,护坡桩水平位移大小逐渐增加;(3)当D在2~4倍基坑深度范围内,随D增加,护坡桩水平位移大小逐渐减小;(4)当D大于4倍基坑深度后,桩基础与邻近基坑间的水平距离D的变化对邻近基坑的影响基本不大。护坡桩桩身水平应力大小变化基本与位移变化保持一致。4、随着桩基础长度L增加(本文L最长为40m),护坡桩上水平位移、水平应力大小逐渐减小,说明桩基础长度L的增加将减小基坑周围土体对护坡桩的作用力,对基坑也越有利。本文也引入了“主影响区”、“次影响区”、“无影响区”和“短桩基础”、“中长桩基础”、“长桩基础”的概念。本文中即可将桩基础划分为短桩基础(L为2~10m时)、中长桩基础(L为10~15m时)、长桩基础(L大于15m时)。桩基础长度L不同时,位于不同的影响区内其所受到的影响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