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河道高大内排土场变形规律与稳定性研究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gaoh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承载河道的露天矿高大内排土场,其变形与稳定性不仅关系到露天矿安全生产,而且直接影响到河道的安全运行。英金河横穿元宝山露天矿采场,为使矿山工程正常接续,需将英金河改道于内排土场上,作为河道基底的内排土场变形过大或失稳将引起河道决堤,河水涌向采区,发生严重的矿山事故和环境生态灾害。因此,为确保内排土场上改河工程的顺利实施、工后安全运营和矿山工程的正常接续发展,对不规则基底高大内排土场碾压非碾压复合边坡的工后变形特征、稳定性控制技术,以及对其上方河道的稳定性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论文综合河道安全及改河投入等因素,确定了改道后的英金河河床部分位于采场南帮地表,部分置于其内排土场上,在国内外首创提出了将承载河道下方以不规则边坡为基底的高填方排土场按区段划分为压实碾压区和正常排土的非碾压区的施工设计方案。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获得了砂砾石土和细粒土质砂两种填方材料的颗粒级配、容重、孔隙比、压缩模量、渗透系数、抗剪强度等参数和蠕变特性,结合现场变形监测以及室内流变试验结果,通过数值模拟反演的方法确定了内排土场碾压区和非碾压区Burgers模型的蠕变参数;基于数值反演的蠕变参数建立了元宝山露天煤矿承载河道高大内排土场工后变形的Burgers蠕变数值模拟模型,获得了不规则基底高大内排土场碾压非碾压复合边坡工后的三阶段变形演化规律,揭示了边坡形态、推进位置、地下水、运营时间对排土场工后变形规律和承载河道稳定性的影响,并结合极限平衡理论,确定了满足改河安全的内排土场发展临界工程位置与形态;选取了预测不规则基底高大内排土场碾压非碾压复合边坡工后沉降变形的实用蠕变理论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结果确定其关键参数,并结合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该沉降预测理论模型的有效性,为高大内排土场稳定性分析及动态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加速内排土场建设,并结合现场生产条件,提出了内排土场碾压区内、外并行建设的理念和兼顾边坡稳定性与变形控制的内排土场动态建设发展方案,确定了内排土场初始建设位置、时间及内排土场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关键工程节点的边坡形态,并制定了内排土场建设发展年度规划,为满足改河要求的内排土场顺利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介孔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道结构,孔径介于2~50nm,主要应用于催化分离、离子吸附、药物缓释等领域。目前,介孔材料主要是利用化学试剂合成,但该方法制备的介孔材料存在水热稳定性差、机械强度差等问题。近年来,以介孔材料为载体,复合纳米磁性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纳米镍锌铁氧体是一种纳米磁性材料,具有亚铁磁性和介电性能,铁氧体的晶粒细小、化学活性强、密度较小,在高频段吸波性能较好,被广泛应
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冲击地压是最为严重的动力灾害之一。冲击地压发生受多因素影响,不同矿井、不同煤层、不同开采区域冲击地压发生的危险性模式也不同。对冲击地压发生的影响因素、危险性模式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非常必要,提高冲击地压危险预测的准确性是防治冲击地压工作的基础,冲击地压危险性预测也是实施综合防治措施的前提,对冲击地压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论文在分析冲击地压发生的影响因素基础上,建立了冲
学位
鉴于煤的自然发火在开采、存放和运输的各个环节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诸多的安全隐患。本研究参照联合国国际职业安全与健康信息中心(International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information centre,CIS)对可燃类固体材料危险性规定实验方法,根据弗兰克—卡门斯基参数提出煤临界自燃着火温度的定义:将规定体积的立方体煤堆置于热环境中,可维持其产热
学位
煤与瓦斯突出是一种复杂的矿井瓦斯动力灾害。突出发生时,大量煤岩伴随瓦斯涌入采掘空间,可能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威胁。随着煤矿开采向深部延伸,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危险性还在继续增加。因此,揭示煤与瓦斯突出的致灾机理及灾变演化过程,对于准确预测与防治突出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实验测试、数值模拟、工程验证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压汞仪、HCA型气体吸附装置测试了突出煤
为对煤层多分支水平井形态结构进行优化,在一系列叶脉结构观测实验和叶脉生理作用实验的基础上,提取了针对于煤层多分支水平井形态结构优化的仿生设计特征。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仿生设计关键因素对仿叶脉状多分支井瓦斯抽采效果的影响,研究了仿叶脉状多分支井瓦斯抽采过程中煤储层参数的变化规律,为仿叶脉状多分支井瓦斯抽采提供基础技术支持。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基于叶片标本扫描实验和叶脉横切实
学位
露天矿运输道路是构成露天矿运输系统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连接露天矿剥、采、排三大工艺环节之间的重要纽带,承载着露天矿山全部矿岩量的运输任务。通常认为,露天矿运输道路布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露天矿的经济效益。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露天矿运输道路定线的优化方法,露天矿山开拓运输道路布置还停留在手工经验化定线阶段,选线效率低、动态更新困难,无法形成最优的运输道路布置方案。因此,开展兼顾道路动态更新的开拓运输
学位
露天煤矿边坡含有大量具有初始损伤的非连续岩体结构面,岩体结构面的结构形式、空间分布及其力学行为控制边坡工程稳定性,动力扰动下露井联采将使边坡岩体结构面进一步损伤劣化。论文以中煤平朔集团公司安家岭矿为背景,通过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动力扰动下岩体结构面的力学特性及其在露井联采工程中应用进行研究。  根据边坡岩体结构面形态、充填情况及连续性等特征对其进行分类,分别研究了其抗剪
学位
顶板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长期以来位居煤矿各类事故首位,据统计我国有约30~40%的矿井上覆岩层中存在厚度6~10m以上、普氏系数4~5以上的坚硬岩层。坚硬岩层覆岩结构具有系统性、复杂性,这类矿井开采时,易造成矿山压力显现强烈,甚至诱发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危及井下人员安全。因此,研究坚硬岩层结构失稳特征及控制技术,实现坚硬岩层结构失稳运动的可知、可控,对矿井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综合运
学位
露天矿采剥工程是由工艺设备完成的,因此露天开采工艺系统的可靠性对露天矿能否正常生产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传统的系统可靠性研究方法多以静态分析为主,不能满足露天开采工艺系统动态演化的时空变化需求。系统可靠性仿真方法的出现,为解决露天开采工艺系统的可靠性研究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但仿真程序在如何处理设备发生故障后相关设备的作业接续关系,以及设备故障的合理预测等问题上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针对上述问题,
学位
炼焦煤是钢铁工业的基础能源和主要原料,保障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钢铁工业对炼焦煤存在高度依赖性。炼焦煤资源的枯竭将导致钢铁工业成本大幅上升,炼焦煤自供能力的丧失将导致国际钢铁市场话语权与定价权下降,炼焦煤是保障国家钢铁业安全的稀缺性战略资源。我国炼焦煤储量相对较少,优质焦煤储量更少,且储量和煤类分布不均。而我国炼焦煤产业布局仍不够合理,开采强度过大,综合利用水平偏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因此为保障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