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对映异构体的吸收机制和代谢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缬沙坦是一种用于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步骤。手性药物在体内手性环境作用下,在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方面都会出现差异。缬沙坦对映异构体的吸收机制的在文献中还未有报道。本文使用人体小肠模型Caco-2细胞单层模型对缬沙坦对映异构体的转运进行了研究,对S-缬沙坦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进行了考察。为阐明R-与S-缬沙坦体吸收的差异以及缬沙坦在人体内的代谢提供可能的科学依据。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缬沙坦对映异构体转运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测定美罗培南两种优化两步点滴法给药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血药浓度,即实验组按0.5h/250mg+2.5h/750mg的点滴模型给药,对照组按0.5h/500mg+2.5h/500mg的点滴模型给药,从而求出特定患者中的美罗培南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求出在一定的MIC值下这些点滴方法的Cmax/MIC、%T>MIC的比值和PTAs等药效动力学参数,比较不同点滴方法的优劣。方法:通过入选和排除
学位
目的:1.比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哌拉西林量计4g)在老年重症患者延长输注(4g/3h)与两步输注(2g/0.5h+2g/2.5h)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并计算哌拉西林的药代学参数;2.应用上述药代学资料,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比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不同给药方案下特定MIC值的%fT>MIC、Cmax/MIC、PTAs等药代/药效学参数,比较各点滴方案的优劣,从而选出最佳治疗方案。方法:收集在重症医
学位
目的建立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R华法林和S华法林,应用于评价吗啉硝唑对华法林代谢的影响。方法以甲氯噻嗪为内标,经乙醚:二氯甲烷(3:2,v/v)提取后经手性色谱柱AstecChirobiotic~(TM)V (150mm×4.6mm I.D.,5μm)分离。流动相为5mmol·L~(-1)醋酸铵水溶液(pH4.0)乙腈(72:28,v/v),流速为1.5mL·min~(-1)(柱后分流
学位
目的:皮瓣血管新生依赖于多种促进血管发生因子和抑制血管发生因子的综合交互作用调控。Notch信号通路参与了此过程。地拉罗司是一种新型铁螯合剂,可以诱导低氧诱导因子HIF的分泌,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产生。本实验旨在探讨地拉罗司对成年大鼠狭长窄蒂皮瓣中notch配体Dll4、血管新生标记物CD105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地拉罗司组和对照组(n=10)。地拉罗司组每
学位
对于癌症的治疗,为了有效地将药物靶向传递到肿瘤部位,将药物载体的特性进行最优化是很有必要的。目前的文献和相关报道中,所研究的用作药物载体的胶束大多为球形,本论文成功制备了球形(S)、短棒状(R)和丝线状(F)三种不同形貌的可生物降解型聚醚-聚酸酐高分子胶束。首先,利用PEG和两种酸酐预聚物成功合成了三种不同化学结果的两亲性聚醚-聚酸酐三元聚合物,红外、核磁等结果表明,聚合物具有预期的化学结构和性质
学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即冠心病目前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药物洗脱支架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里程碑,它可以显著降低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发生率。但由于商用药物洗脱支架中的不可降解聚合物载体及其药物引起的晚期血栓时有发生,选择新型的DES聚合物作为载体材料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oly(trimethylene carbonate), PTMC)以其一定的生物相
学位
目前在国内外有很多人都致力于分子对接的研究,它在药物设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生物学在结构研究方面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对分子进行模式识别,有越来越多的生物分子已经被确定了三维结构,这就大大推进了药物设计的发展与研究。另外分子对接法较传统的药物筛选和实际生物测试在时间和花费方面也节省了很多。分子对接法的目标是寻找受体与配体小分子结合最稳定的构象,也就是结合能量最低时的构象
学位
计明胺(Germine)是藜芦甾体生物碱的重要成分,具有抗血栓、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但活性较弱,生物利用度较低,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但广泛存在于藜芦植物中的计明胺酯型甾体生物碱,具有显著的抗粘、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能力。本论文为深入探讨该类生物碱的抗血栓作用,设计合成了基于计明胺骨架的酯型生物碱衍生物,并进行了初步抗血栓活性评价。首先建立了计明胺的制备方法,采用藜芦总生物碱水解法,以pH值、温
学位
埃博霉素(Epothilones)是由粘细菌(Myxobacteria)纤维堆囊菌(Sorangium cellulosm)产生的聚酮类次级代谢产物,是继紫杉醇(taxol)以来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类抗肿瘤药物。本论文旨在用生物方法使4-单甲基埃博霉素D环氧化为4-单甲基埃博霉素B。由于本实验室得到的粘细菌突变株中P450epoK酶环氧化4-单甲基埃博霉素D到B的效率非常低,且只作用于D1(BG44
学位
不对称有机催化,即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的有机转化,在手性分子的合成中是一个较新且备受欢迎的领域。作为有机催化剂的重要成员之一,手性胍催化剂(其他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包括L-脯氨酸及其衍生物,金鸡纳碱及其衍生物,手性膦酸,手性硫脲等),已经成为有机催化合成手性分子工具箱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因此,发展新的手性胍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不对称催化近年来备受关注。光学纯的α-氨基酸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农药领域,同时也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