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通过对影子银行及其监管进行系统的研究,阐述我国当前影子银行的特征及主要存在形式,分析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完善影子银行的监管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文章主要运用了经济法学中的金融法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并结合经济学中的监管套利理论等多学科知识,通过对中外文献的系统性研究,运用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剖析。文章的特点在于从政府监管和行业内控自律两个视角出发,从宏观层面的监管理念的确立、监管模式的选取及监管权限的设定引出微观层面具体的监管措施。经过对境外影子银行监管实践的经验梳理、总结与对比分析,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得出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影子银行监管方案,即我国应逐步实现从分业监管模式向统一监管模式的转变,完善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构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完善强化影子银行的准入退出、信息披露制度及内控及行业自律机制,建立国际监管协调合作机制,并完善金融业的法律建设。
除引言和结语外,文章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关于影子银行的概述,主要阐述了影子银行的定义、基本特征、主要形式及对我国经济不利的影响,在肯定影子银行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必要性的同时,我们更要要正视并积极应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引发的负面效应。
第二部分从我国影子银行的各种表现形式入手,阐述我国影子银行法律监管现状,剖析其法律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监管目标界定不够明确、忽视风险监管、监管不透明、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内控制度和行业自律制度薄弱、监管协调性差、国际监管合作不足及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善等。
第三部分介绍境外影子银行监管实践及启示,主要介绍了美英、欧盟影子银行监管的主要措施和具有代表性的法案或指令,并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我国可以借鉴之处,如以审慎监管理念取代新自由主义、重视监管协调和国际合作、扩大监管范围、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等。
第四部分针对我国影子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结合境外先进经验的借鉴与我国具体国情,建议健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以金融公平和金融安全的平衡的理念为指引,主张影子银行的适度、协调监管,从监管理念确立、监管模式选取和监管权限设定等方面入手,提出一些具体的监管措施建议。
除引言和结语外,文章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关于影子银行的概述,主要阐述了影子银行的定义、基本特征、主要形式及对我国经济不利的影响,在肯定影子银行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必要性的同时,我们更要要正视并积极应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引发的负面效应。
第二部分从我国影子银行的各种表现形式入手,阐述我国影子银行法律监管现状,剖析其法律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监管目标界定不够明确、忽视风险监管、监管不透明、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内控制度和行业自律制度薄弱、监管协调性差、国际监管合作不足及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善等。
第三部分介绍境外影子银行监管实践及启示,主要介绍了美英、欧盟影子银行监管的主要措施和具有代表性的法案或指令,并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我国可以借鉴之处,如以审慎监管理念取代新自由主义、重视监管协调和国际合作、扩大监管范围、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等。
第四部分针对我国影子银行监管存在的问题,结合境外先进经验的借鉴与我国具体国情,建议健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以金融公平和金融安全的平衡的理念为指引,主张影子银行的适度、协调监管,从监管理念确立、监管模式选取和监管权限设定等方面入手,提出一些具体的监管措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