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微波与射频对离体猪股骨远端松质骨的制热效应的差异,以指导临床应用;探讨置入式微波对在体猪股骨远端松质骨组织的加热消融作用,及其消融范围、形态、短期内病理变化。方法:1、微波与射频对离体猪股骨远端松质骨制热效应的对照研究:取20个新鲜成年猪股骨(远端松质骨),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微波和射频进行加热消融。加热功率为60瓦(W),加热时长为300秒(s),距加热中心5、10、15mm同时分别测温,比较两种热疗技术的凝固范围、形状以及各测温点温度分布和变化趋势。2、微波加热消融在体猪股骨远端松质骨实验研究:采用24头清洁级成年猪,以双侧股骨远端松质骨为实验对象,根据加热消融时间随机分为为120s,240s,360s三个组,每组8头,分别于加热消融后2周、4周处死,每次处死4只。采用频率为2450MHz微波灭活,加热消融功率为60w,术中监测距加热中心5、10、15mm处测温点的动态温度。按计划于加热消融后2周及4周处死,取实验部位标本行大体形态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1、微波与射频对离体猪股骨远端松质骨制热效应的对照研究:微波和射频凝固的纵径分别为37.1±3.2mm,28.3±2.5mm,前者明显大于后者(P<0.05),横径分别为21.3±1.6mm,19.8±1.4mm,前者明显大于后者(P<0.05)。微波加热消融后松质骨出现明显的炭化区、凝固区分布,射频消融后仅可观察到较为明显的凝固区。射频形成的凝固横断面较微波更接近园形。微波和射频的距加热中心5mm处温度分别为126.2±1.51℃,100.2±0.7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距加热中心10mm处温度分别为91.5±3.7℃,58.3±2.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各测温点分别在210s与255s内达到稳态,距离加热中心越近温度越高,上升速度越快。微波消融中心温度可达到120℃以上,射频消融中心温度不超过100℃。2、微波加热消融在体猪股骨远端松质骨实验研究:标本大体观察见在相同功率下不同工作时间的加热消融形态基本恒定,纵截面上看类似一个椭圆形,横截面上看类似一个圆形,微波消融的范围随着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大,且微波灭活形态随着消融时间的延长而逐渐趋于近似圆形。组织学观察微波消融后2周凝固区内骨小梁结构基本正常,骨细胞完全坏死,可见大量凝固性坏死灶,其外围形成了由肉芽组织构成的交界区;微波消融后4周凝固区内凝固性坏死灶已被吸收,边缘坏死骨小梁周围见大量破骨细胞及类骨质沉积,交界区肉芽组织大量侵入坏死骨区域,与破骨细胞一起吸收死骨,并可见新生骨小梁的形成。结论:1.微波与射频均可对松质骨进行有效加热消融。微波较射频各测温点温度上升快,中心温度高。加热消融后的凝固区,微波比射频横径、纵径大,骺软骨上5mm水平横截面凝固区,射频较微波更接近圆形。2.置入式微波对活体松质骨有明确的灭活作用,灭活形态基本恒定,灭活范围内细胞坏死彻底。松质骨微波灭活后骨坏死区域修复进程快于皮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