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情是婴幼儿重要的内在心理特征,在整个婴幼儿的心理中起着重要作用。移情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是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基础,也是促进人际友好关系的心理方式。良好的移情能力可以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增加,有效减少攻击性行为,因此,探讨如何促进婴幼儿移情能力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多集中在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移情与交往能力的关系和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移情训练等方面,移情的影响因素相对分散和片面,从父母因素方面对婴幼儿移情的影响研究就更缺乏。本研究以深圳市某区194名2~3岁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低移情水平者34名,主要以霍夫曼、社会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探讨影响婴幼儿移情能力的因素,提出科学合理的教育策略,以促进婴幼儿移情能力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独生与非独生、母亲照看幼儿时间、母亲年龄、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与婴幼儿移情能力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由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发现,幼儿性别、独生与非独生、母亲照看时间、母亲的年龄、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幼儿移情能力具有显著预测作用。质性研究结果也表明,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对幼儿移情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国内外有关移情能力的研究结果和对本研究结果的整理与分析,提出以下教育策略:1.尊重婴幼儿的年龄特点,跟随婴幼儿的成长节奏。2.重视良好的同伴关系,建立兄弟姐妹的情感。3.注重家庭成员的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4.增加陪伴婴幼儿的时间,注重亲子间情感的交流。5.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和育儿经验,加强与幼儿园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