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时间高糖刺激对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内脂素、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内脂素和Ⅰ型胶原在心肌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糖尿病所致的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无菌试验条件下不分性别的提取新生2—3天的Sprague-Dawley(SD)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然后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置于37℃、5%C02培养箱中培养2-3d,细胞生长至融合状态时,按1:2传代,实验应用2—3代细胞。经48小时含血清培养,24小时无血清培养之后,选取生长状态好的细胞随机分组。①低糖对照组(NG组,5.5mmol/L),不同时间高糖刺激组(HG组,30mmol/L)五组:②6h组、③12h组、④24h组、⑤48h组,⑥高渗对照组(OC组,含5.5mmol/L葡萄糖+24.5mmol/L甘露醇),每组设3个复孔。以相同浓度的高糖(30mmol/L)作用不同时间后,以GAPDH为内对照,应用real time-PCR技术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中内脂素、Ⅰ型前胶原的mRNA含量,应用ELISA技术检测培养基中内脂素、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1.不同时间的高糖(30mmol/L)作用对于心肌成纤维细胞中内脂素的mRNA表达的影响:内脂素mRNA表达水平在12h组、24h组和48h组较低糖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脂素mRNA表达水平于24h组达高峰;6h组、12h组、24h组内脂素mRNA表达水平呈递增趋势,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组内脂素mRNA表达水平略低于24h组,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6h组和高渗组内脂素mRNA表达水平略高于低糖对照组,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不同时间高糖(30mmol/L)作用对于心肌成纤维细胞中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心肌成纤维细胞在高糖作用下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水平在12h组、24h组、48h组较低糖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水平于24h组达高峰;6h组、12h组、24h组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水平呈递增趋势,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组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水平略低于24h组,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6h组和高渗组Ⅰ型前胶原mRNA表达水平略高于低糖对照组,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不同时间的高糖(30mmol/L)作用对于培养基中内脂素的蛋白表达的影响:高糖作用下培养基中内脂素蛋白表达水平在12h组、24h组和48h组较低糖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于24h组达高峰;6h组、12h组、24h组培养基中内脂素蛋白表达水平呈递增趋势,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组内脂素蛋白表达水平略低于24h组,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6h组和高渗组内脂素蛋白表达水平略高于低糖对照组,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不同时间高糖(30mmol/L)作用对于培养基中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高糖作用下培养基中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在12h组、24h组、48h组较低糖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于24h组达高峰;6h组、12h组、24h组培养基中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呈递增趋势,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组培养基中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略低于24h组,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6h组和高渗组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略高于低糖对照组,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肌成纤维细胞可以表达内脂素、Ⅰ型胶原。在高糖作用24h内,高浓度的葡萄糖可促进体外培养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内脂素、Ⅰ型胶原的表达的增加,并呈时间依赖性。高糖对于心肌成纤维细胞内脂素、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是由于葡萄糖浓度,而非渗透压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