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众多维多利亚时代小说家中,乔治·艾略特(1819—1880)是对社会敏锐观察,冷静思考的作家之一。她不仅是一位作家,更是一位将社会现实置于哲学中深度审视,并反观于宗教、社会和传统的哲学家。细腻深刻的心理刻画使她的小说融入了哲学和心理学的深层探究。她笔下的主人公常因怀着超越环境的自我意识与感性冲击而成为与主流格格不入的时代局外人。在情感与理智,道德与自我,传统与超越的冲突中不停地挣扎,时而顿悟,时而迷失,时而超脱,时而屈服,种种人物的一生悲歌映射出维多利亚时代中早期显明的个体矛盾与困惑。鉴于维多利亚时代转型期的特殊性,以及乔治·艾略特作品对于反映时代价值观的重要性,本文试图借助生态批评的方法对艾略特的三部早期作品:《亚当·比德》、《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及《织工马南》分别进行关于自然生态、精神生态和社会生态的深层剖析,从其作品中探寻更多维多利亚时代工业化进程中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失衡状态的写照以及社会价值观转变的映像,以求从其哲学思想反观当下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种种生态,精神困境。本文主体分为三大部分:《亚当·比德》的分析侧重于两位男主人公对海蒂截然不同的态度。作者对海蒂的描写多处采用物化方法,使其具备鲜明的自然性特征,因此两种态度的对比恰巧反应出人类对于纯美自然的利用与影响。而随着情节发展各个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也映射出艾略特对于适者生存这一达尔文理论的预见性与认可度。《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重要研究点集中于女主人公玛吉成长过程中所受社会环境的束缚,以及在情感与理智的冲击下她不断放弃自我而导致的精神生态失衡的经历。玛吉从天真烂漫的童年走向自我约束的成熟恰好映射出英国社会从平静自足的传统生活过渡为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因此在这一过程中玛吉个人的痛苦与失落正是社会发展断层的真实体现。这一部分着重分析了“童年”所代表人性的真实与完整,以及贯穿整部作品的弗洛斯河所承载的地方主题(Genius Loci Theme)以及小说结尾洪水的惩罚与净化作用。《织工马南》集中分析个体与社会疏离而引发的无声的寂寞与荒凉,从中探寻走出社会生态失衡状态的方法。受孔德、费尔巴哈和斯宾诺莎等哲学家的影响,艾略特所倡导的人性宗教正是淡化社会矛盾、寻找心灵平和,在纷乱复杂的时代变迁中追寻个体与自我、个体与环境、个体与社会和谐相处的一剂良方。生态批评作为新引入文学领域的西方批评方法日益引起学者专家的高度重视与认同。艾略特作品流露出对自然、自我、社会失衡的感叹与失落足以引起我们对经济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进行深刻思考。以古为鉴,只有崇尚自然、认识内心,以道德与爱的力量去化解矛盾和冲突,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才能迎来和谐美好的人类生态时代。